|
楼主 |
发表于 2015-2-7 20:22:49
|
查看全部
5.有目的地去倾听
你在听人说话时够专注吗?如果答案是否,你可能会错过对方所说的主题。
你怎么去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听。倾听的关键是要带着目的去听。聪明的领导者在参加每一次会议前都会在脑子里想清楚,“我为什么要去问张三(或李四)的意见”,这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保他们能在与相关人员的交互中,从对方那里获得一些洞见。
1984年,当新加坡政府试图改革国家的中央公积金制度(CPF),即它的社会保障系统时,似乎触及了每个人的痛点。在反对声中,政府迅速收手,再也不敢动它。
现在我们来了解下CPF。20世纪50年代,当CPF被设立时,新加坡的人均寿命是60岁。到了2006年,整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已令CPF账户不堪负担了,因为这些人有望长寿到80岁。所以,这个系统必须变革。
怎么变呢?关键是要打造这样一个系统,它能将变革所带来的负担平摊到背景各不相同的选民身上。李显龙知道,他不仅需要听取政府智囊团的意见,还要听取不同选民的意见。这样,他就可以搞清楚不同团体各自最看重的是什么,新加坡政府又能够做到哪些。
虽然被众多意见包围,李显龙依然保持了谨慎,以使自己和他的团队在思考问题时更富客观性,“你不能这样问,‘你更倾向于这个方案还是那个方案?’你要思考的是如何把你的方案公诸于众,然后说服大家都来接受它。”
最后,新加坡政府推出的新改革方案把所有团体所担心的东西都考虑进去了。因为李显龙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倾听和考虑不同背景选民的心声,这个方案得到了广泛认可。
有目的地去倾听,要求你做到以下这几点。
第一,问正确的问题。明智的领导者会非常仔细地搜集各方信息,但是他们的责任主要是从这些信息中找出问题根源。
第二,敢于挑战所谓的假设。对于每一个给你提供意见的人,你要明白,他所给出的信息是基于他心里已有的假设上的。你的任务就是找出这个假设是什么,然后挑战它。
第三,别忘记一线员工。一线员工职位较低,但他们才有实战经验。如果高管层肯倾听他们的声音,其工作积极性将大大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