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7 22:09:47
|
查看全部
工业设计能力:多方面培养才能提升
良好的工业设计能力除了需要工程设计人员的创意,更需要企业的系统性培养和良好机制。如在工业设计团队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在工业设计部门与销售、研发部门的沟通协作方面,在工业设计思路和灵感的获取方面,在企业决策层的领导方面,共同构成了企业工业设计的综合能力。
“我们企业工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模式,你从我们研究院的办公室位置分布就能看出。在一整层开放式的研发设计团队办公区,产品设计组在正中央,是服务全部研发团队的。”范红军介绍说,“这种模式保证了汉威产品品牌识别的统一性。”
“我们的设计团队是业绩导向。两人为一组的设计小组,其薪酬是与其设计的产品的销售情况挂钩,卖得好的多拿一点。卖得不好,说明在设计方面还有不完善。”吴松竹在介绍他的设计团队管理方式时说道,“这样他们才有动力去优化产品。比如一种设计对工艺、自动化要求过高,导致产能、良率上不去,这也是工业设计的问题。设计师会主动去改进,促使产品降本增效。”
工业设计人员虽不直接面对客户,但他们离市场非常近,是为销售人员提供“弹药”的重要伙伴。因此,他们两者的紧密合作,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每个季度会组织一到两次的‘质询会’,邀请产品开发部、设计部和销售部的人员参与,共同对过去一段时间的产品利弊进行分析,梳理客户需求。而销售人员扮演的就是客户的角色。”欧阳平介绍说。他会亲自主持这一会议,对产品在市场检验中暴露的问题毫不留情。
工业设计的潮流快速变化,需要企业建立多管道、持续性的有效机制,才能保证设计人员紧跟甚至引领潮流,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我们在几个方面都会建立信息搜集的渠道。比如我们国内外的销售团队,参加完展会、拜访完客户,都会拍照、拿资料,回来后开会总结有什么设计可以借鉴;我们的设计工程师会经常参加行业性的技术沙龙、论坛,有时候我们还会邀请行业大咖直接来到企业公司内部交流。”范红军在谈到这一话题时说道,“甚至我们的董事长也会到处搜集购买可供借鉴的产品。我们还建立了产品博物馆,鼓励员工去收集、去体验。”
提升竞争力需要企业在各个层面的努力,而工业设计无疑是其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的重要一环。这三家企业的成功案例或可资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