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回复: 1

王蒙说《论语》:"A而不B"是孔子论述问题的中庸模式

发表于 2015-2-8 23:32: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蒙说《论语》:"A而不B"是孔子论述问题的中庸模式
              2015年02月03日08:15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人民网北京2月3日电  (陈苑)继《老子的帮助》《庄子的奔腾》等后,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近日推出新书《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这本书承载其八十载人生心得,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再现了《论语》的微言大义,尽展大师风采。

精彩书摘:

王蒙:《论语》中的哪句话被鲁迅讥为"太聪明了"

王蒙说《论语》:"巧笑"一词极美好 是天性的文明化

王蒙说《论语》:句句透露着孔子的性善论

王蒙说《论语》:儒家的原则是做人第一学习第二

王蒙说《论语》:开篇相当"文学" 清调欣欣沐惠风

王蒙说《论语》:孔子十分重视面容表情 提出"色难"命题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王解:孔子说:“《诗经》上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诗的特点是,快乐而不放浪,哀怜而不伤痛。”

评点:孔子对精神方面的节度,讲究得很细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有时还要加上怨而不怒,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感情生活的美谈。从教育学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样讲是有道理的。

A而不B,是孔子论述问题的一个中庸模式,此后还有威而不猛、泰而不骄、欲而不贪等。看来这个模式接近于“过犹不及”,后世的所谓“适可而止”,“反对一种倾向的时候警惕另一种倾向”等“修身”、“做人”的要义。

从诗学的角度看,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与必要。诗歌、戏剧、小说里的大喜大悲,有它的艺术价值,有时具有以虚拟的感情宣泄、平衡或缓解行为上的失范冲动的良好作用。艺术的强烈即作品中的“淫”、“伤”、“怒”的另一面,恰恰可能通向作家与读者的不淫、不伤、不怒。而作品的中庸之道,可能是高度成熟与内敛,也可能是四平八稳的乏味。

再一点,孔子从关心修齐治平出发,一直关心到一首爱情诗的节度,管得过深过细,管到了神经末梢上去了,既有惊人的敏锐性与细腻性,也有被利用成为心细如发、失度、走向深文周纳的可能。除了不怒、不淫、不伤以外,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君子,似乎还应有一个正而不泥、存而不论、明而不察的空间。伟大的孔子的中庸思想,可以以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思想来补充。
(责编:陈苑、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 05:26:1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