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11 09:33:20
|
查看全部
直觉
如何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可以扩张到更大的市场?如何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正是大公司渴求的产品或者只是一个不会受重视的小玩意?大部分时候创业者们自己也很迷惑。Airbnb创始人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开启了多么大的市场。最开始他们只是想针对某些用户做一个好产品。他们为房东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将自己家里面多余空间出租的平台。但是他们并没有预料到这个市场可以扩大,直到事实摆在他们眼前他们不得不跟进更多用户的需求。他们最开始只知道需要做好这个产品。这也许正是比尔盖茨(BillGates)或者扎克伯格最开始所想的。
或许有些点子在设想之初就想好了扩张的过程。或者有一些投资专家能在一家创业公司最初的产品上规划这个产品的未来。但是无论创业者多么有经验,这些规划所能预测的都很有限。因此,对于创业者们来说,首先需要铭记于心的一点是:扩张的过程是难以预见的。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创业者们不确定自己的哪个点子能做大,如何在这些点子中做出抉择?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听起来令人沮丧,但是却引人思考:如果你是那样的人,就会有正确的直觉。如果你处在快速变化的行业最前沿,当你有直觉认为值得去做的点子时,往往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ZenandtheArtofMotorcycleMaintenance》(摩托车维修的禅与艺术)一书中,罗伯特•波西格(RobertPirsig)写道:
“你想去完成一幅完美的画作?很简单。保持自己最好状态按你自己想的去画就行。”
同样的道理,最好的创业点子来自于那些需要这些产品的人。
所谓处在行业最前沿并不意味着要是那些推动行业前进的人。你也可以是使用这种行业产品的用户。正如扎克伯格能想到Facebook这个好点子并不一定因为他是程序员,而是因为他也是一个电脑用户。如果在2004年问一群40岁的人他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生活公布在网络上,他们肯定以为问的人是疯子。但是扎克伯格却会觉得这个点子很自然,因为他已经长期使用网络。
保罗•布赫海特(PaulBuchheit,YC合伙人,Gmail之父)认为,那些处在高速变化的行业最前沿的人“实际上生活在未来”。结合波西格的名言可以总结为:
活在未来,打造这个世界上缺少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开始的。苹果、雅虎、谷歌和Facebook最开始并不是一个公司。他们的创始人们灵机一动的好产品缔造了这些伟大的公司。
回头看一下这些创始人的成功历程,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是一个机遇契合了他们有准备的头脑。当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PaulAllen)听说了Altair电脑的问世,第一个点子就是“我们可以为它写一个Basic解释器”。德鲁•休斯敦(DrewHouston)发现他忘了带U盘时就想到“如果可以把文件放在网络里面并随时可以访问就好了。”听说过Altair电脑的人很多,忘带U盘的人更多。但是只有这些有着充分准备的人注意到了其中的问题并把握了机遇。
对于渴求创业点子的创业者来说,“发现”比“想”更重要。YC将这种从创业者自身经历中诞生的创业点子称为“有机创业点子”。最成功的创业公司往往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
这可能不是创业者们喜欢听的话。他们想要的是找到好创业点子的窍门,而不是要他们去做好准备。但是这确实是无可争辩的真理。其实这也可以算做是一种窍门,只是这个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对于并不处在技术发展前沿的人,想创业就得去主动去接触这些知识。事实上,只要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在一年内学会最新的编程技术。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将至少要发展3-5年,相比之下,一年的准备时间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尤其是如果你想寻找创业合伙人。
要处于快速变化的行业前沿,并非必须学习编程。
掌握编程技术是并不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正如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所说,软件正在入侵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个过程还将持续几十年。
熟练的掌握技术意味着当创业者有好的点子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实现这个点子。虽然这不是必须的(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Bezos)就不懂编程),但是这可以成为创业者的一个优势。同样是想出Facebook这个点子的人,不懂技术的人只能说:“这是个不错的点子。”但是懂技术的人就会说:“这点子不错,我可以试试今天晚上把它搞出来。”更好的是自己是开发人员兼用户,这样测试也可以自己解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