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魏延斌在深圳一家外向型模具企业做了十多年职业经理人,2008年金融危机后,老板决定把工厂内迁,许多人不愿意离开深圳。作为厂里最老的员工和中层骨干,魏延斌的去留影响着很多人的决定。老板找他谈心说:“如果你去,工厂有一半员工会跟着去;你如果不去可能很多人就不去了。”为了稳定军心,老魏做通了妻子和家人的思想工作,跟着去了两年,等公司业务和管理稳定后才回来。
话题:如何保证下属的事业心和忠诚度?
回到深圳这个创业气氛浓厚的城市后,魏延斌在一家公司当副总干得并不顺心,像许多人一样,有了资金、行业信息、经验和人脉的积累,2011 年他下决心走上了创业之路,成立了利华成型技术有限公司,为欧美客户提供模具设计、快速成型、注塑、装配包装和运输等全方位的服务。创业最初的两年非常艰难,光投入没有产出,员工每个月都得开工资,厂里要购买设备和原材料,销售业务只能慢慢展开,魏延斌深深体会了当老板和职业经理人所要承受的压力完全不同。现在公司进入成长期,业务已走上正轨,和其他民企老板一样,如何从凡事亲历亲为中脱身,如何用规章制度管理激励好员工,如何吸引和培养中层骨干经理,成为魏总现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
痛点何在?
最近郁亮关于“公司一旦遭遇巨大的行业风险,职业经理人难以依靠”的言论再次引发人们对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关注。职场江湖中老板与经理人相互博弈,恩怨情仇永不落幕,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此,《世界经理人》分别对社群中的职业经理人和老板进行调研。首先,民企老板为什么要聘用职业经理人?我们发现大部分老板是因为外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规模的扩大,超出一个人所管的范围,所以需要一个团队。
24% 的受访企业用外聘经理人来填补管理人才的缺口,36% 的企业靠内部的培养,大多数企业还是两种方式并重。半数以上完全从内部培养经理层的受访企业反映,人才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绝大部分的受访企业都缺乏负责全面管理的高层。
老板在任用职业经理人时,最担心的是什么呢?调查显示,跟魏总一样,近五成老板不知道该怎样去管理和激励职业经理人,有27% 的老板担心职业经理人离开时把公司客户带走,还有25% 的老板点担心职业经理人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前些年,因为外贸行业的准入门槛和人工成本较低,市场空间大且利润丰厚,所以很多经理人做了三五年后就自己创业。无论是贸易公司还是生产企业,老板最头痛的问经理人代表、深圳凯狮博电子有限公司外贸总监卢太荣企业家代表、利华成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延斌题就是辛辛苦苦培养出的业务骨干,自立门户后不但成为竞争对手,还违背商业准则撬走原来的客户,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虽然这种行为触犯了法律,但往往因为取证困难,加上打官司劳神费力,所以大都不了了之,让相关责任人得以逍遥法外,而更多坚守底线的经理人却成为被泱及的池鱼。民企老板们一方面抱怨员工能力不足,又招聘不到理想的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不想花钱投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中。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无论是领导还是经理人,在沟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自己提出的合理建议被老板否决时,半数职业经理人会采取回避而不是直接沟通的方式。对经理人而言,最害怕遇到朝令夕改、缺乏清晰战略方向的老板,期望老板能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和他们探讨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