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郭松民
两天前就看到了年仅29岁的周森锋全票当选湖北宜城新市长的消息,原本不想发言,觉得不拘一格降人才嘛,只要他德才兼备,年龄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今天看到了年轻市长对舆论的态度,忽然又觉得有说上几句的必要。报道说:“周森锋比较务实、低调,不希望媒体过多地宣传、炒作”,因此,“记者多次联系宜城市委宣传部,希望采访周森锋,均被婉拒。”此外,年轻的市长还专门给母校打电话,以“压力太大,不想被过于关注”为由,特意交代学校不要透露他的更多信息。
在我看来,市长是新的、年轻的,但思想和行为方式还是旧的、古老的。
一个掌握公共权力的政治人物,回避媒体,刻意封锁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是不应该的,也没有权这样做,其折射出来的心理,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不重视。
把媒体的报道,一律视为“宣传、炒作”,有失偏颇。因为这种看法忽略了媒体的一项主要功能:监督。媒体记者蜂拥前来采访,并不是因为年轻的新市长有多么强烈的个人魅力,或者公众多么热爱他,而是因为公众希望知道,这个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几十万人的利益,甚至命运的重要人物,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家庭背景如何?能力如何?性格如何?品质如何?执政理念如何?此前的政绩如何?等等。
应该说,公众有这样的希望与要求,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为按照现代政治文明的要求,有志于从政的人物,应该先向公众披露这些信息,甚至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透明人”,才有资格获得政治权力——市长没有“不想被过于关注”的权利。现在都21世纪了,市长办公室里不应该再坐着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这应该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森锋当选市长后,面对媒体的采访要求,不应该是“婉拒记者”,而应该是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尽最大可能回答记者的全部问题,也应该主动公布自己的一些“私人信息”,包括收入、财产、家人及亲属的任职情况,等等。这才是一个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市长所应该具有的政治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