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收藏眼
年画从民俗用品逐渐成为收藏品,价格高至每张数千元。
年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风俗画。年画色彩鲜明、手法夸张、构图饱满、形象优美,闪烁着远古文明的奇光异彩,蕴涵着中华民族的遗风古韵,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张贴或收藏的艺术品。
时至今日,年画在民间家庭扮演的地位日渐式微,许多地方已没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了。近年来,许多人以为年画已经在市场上绝迹了。然而,收藏市场上的年画生意依旧红火。如今,年画已从民俗用品逐渐升级为收藏品,高水准的年画还进军艺术品领域,其价格甚至能与书画作品一较高下。
目前在收藏交易市场上,民国时期的老木版年画一张在100元以上,清代的每张约在300元至3000元不等,至于更早的老年画,则价格更高。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谢梦
“年画四大产地”久负盛名
年画是适应人们庆贺年节风俗活动而产生发展的。据应邵的《风俗通义》等书记载,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大约在汉代中国已有祀门风俗,神荼、郁垒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神,人们便在桃木板上手绘神荼、郁垒像悬于大门,用于镇邪驱鬼,这种门画便是最早的年画形式。
中国年画分布很广,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广东佛山、福建漳州等地。其中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绵竹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产地”,它们均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民间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画种,它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反映了中国民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具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宝贵财富。中国年画很早就传到日、俄、印、缅甸、越南、美、英、德及华侨居住国,并且被日、俄、美、英、印等百余个国家博物馆和艺术馆所收藏,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收藏价值不仅在过去,未来仍将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现在,民间年画越来越引起海内外人们的关注,国家相继发行了《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和《武强木版年画》等系列邮票,木版年画在收藏爱好者群体中掀起收藏热潮。在中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一些年画收藏和研究的民间收藏研究会,其中不少人藏有珍贵的年画木版和年画珍品。同时,年画市场行情也呈现不断攀升之势。历史久远,印制精湛或具有代表性的早期木版年画,成为稀世之宝,价格不菲。如清版杨柳青年画《判官》、《钟馗》等作品,20世纪50年代木版印年画精品,都是珍贵的收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