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砸广告、高库存、品类大跃进……它是凡客,它挣扎在亏损之中,甚至被供应商追债上门。它从北京城二环搬出了五环,员工总数从高峰时的11000人,削减到现在的3000人。”这是2013年末媒体对凡客的描叙。
2011年初的凡客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一年,凡客体流行,那一年凡客的包装盒让人眼前一亮,很多人舍不得扔,自己动手DIY成各种生活用品,那一年,明星在凡客广告上出境会直线拉升自己的地位……
那一年,离2013年只有2年!
2011年,一夜之间,潮男潮女们都开始用团购定餐,无论是闺蜜逛街还是同学聚会,都会“先团购、再出发”。2011年,团购是如此风光,估值甚高。以至于没有任何一家Top10团购网愿意被Groupon注资控股。独立融资拓展市场并IPO成了Top10领军人物的共同想法。
为了抵御Groupon入华和率先登陆NASDAQ,拉手网2011年4月完成C轮1.11亿美元融资,加上之前两轮的融资,拉手网三轮融资共计1亿6600万美元;2011年7月,美团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阿里巴巴成为最大股东,目前第三轮融资也在进行中;此外,共21家团购网完成共约4.5~5亿美元的融资……
2012年风云突变:春节后团宝网的倒闭,到10月底24券的休克死,团购网站以每天5.9家的速度减少,与总数最高峰6101家相比锐减53%。团购公司都在翘首以盼春天的到来,那种表情和心情,同在股市被套的老头老太太何其相似!
那一年,离2013年也只有2年!
是什么力量让2年之间,热到发紫的行业、风头正劲的品牌,突然之间就消沉甚至消亡?
每一次跑马圈地,都会制造出大量流星。消费者的需求方向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每个时代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形态。那些认为80、90后消费者在改变市场的论调,其实是反映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的废话。
每一个时代,在需求红利与产品供应红利的双重刺激下,都会迅速在供应端(B端,即制造、分销与零售企业)产生跑马圈地的景观,这就是拉动GDP三驾马车里的“投资马”,然后大量的供应与传播促销,快速催熟市场端(C端,即消费者)。
到了需求方向改变的时候,过度投资的B端出现产能过剩、产品过剩,企业开始倒闭转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过去20多年里,不断上演的品牌生死剧的本质:需求的转移。
来源:价值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