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果你在财经网上查询一下杠杆交易,就会出来许多配资、期货、期权等一系列的融资信息,而观察研究发现,起于去年底的这波上涨行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包括伞形信托、违规融资融券等杠杆交易资金的推动。
  日前,证监会出台措施对伞形信托、P2p配资等杠杆交易进行规模,表明杠杆交易的风险已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5年2月9日上市交易上证50ETF期权合约品种。很明显,杠杆交易的体现面越来越多,只是门槛限制,可以预见,未来股市的波动将明显体现。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笔者认为应避免参与杠杆交易。
  近些年来,实际上我国股票市场多层次市场建设发展较快,期货、融资融券、期权等品种不断完善,这些杠杆交易的市场运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些较好的避险工具和做多、做空风险,但世界主要资本市场的运行轨迹表明,杠杆交易是一把双刃剑,机构参与杠杆交易的赔率也非常之大,淘汰亏损破产出局的不在少数。
  那么对于杠杆交易的风险来自哪里呢?2015年2月9日,证监会表示,个人投资者参与股票期权交易时应注意六大风险,包括价格波动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强行平仓风险、合约到期风险、行权失败风险、交收违约风险。可以预见,这些风险与股票市场现货交易风险明显不同,放大收益的同时,亏损的放大足以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打到血本无归。诚然机构投资者参与杠杆交易,有其专业、信息与资金优势,但实际上风险也无时不在。
  我们以股票期权交易的杠杆性来看,股票期权交易(Stock Options Trading)是指期权交易的买方与卖方经过协商之后以支付一定的期权费为代价,取得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协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额股票的权利,超过期限,合约义务自动解除。
  期权交易是衍生品交易的范畴,与前些我国A股市场上的权证交易有类似。如果我们把前些年权证交易的最终结果来看,实际上亏多盈少的局面非常普遍,比如多个权证产品到期日归零式下跌,使得投资者血本无归,比如南航权证等。据上交所2月9日盘后披露的数据,当日期权市场总成交量为18843张,其中认购期权11320张,认沽期权7523张;权利金成交额0.287亿元,成交名义价值4.318亿元;全天未平仓合约数11720张。40只相关产品仅有一家认购上涨,其它全线下跌,多只跌幅超过15%,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诚然做市商在参与者前期阶段,可以短期内控制平稳,但一旦规模上来,则波动加大,平仓、爆仓、保证金追加等风险足以让相关投资人风险加大。
  观察认为,中小投资者如果投资现货股票,股票里输一点,最多割掉一点肉,今后可能还会长出来。但是杠杆交易就不同了,一个爆仓就是血本无归。股票期权的推出意味着A股市场将出现新的做空工具,从海外经验来看,股票期权推出后,往往对正股的交易量有一定拉动作用。这是因为期权拥有双向交易、日内回转交易的特点,能够吸引大量投机资金参与,而实际上机构持有正股的股票质地将随着经济、回报率与估值变化等体现较大的差异性,我们看到在成熟市场上,即使业绩良好,但如果分红回报极差有品种,其正股下跌或市场价格走低是一趋势,因此在股票期权推出后,认沽与认购两类力量的较量,将对相关品种特别是假绩优品咱形成一个风险引导式下跌,而对于真实业绩与回报良好的品种体现机会估值。从第一日股票期权交易的情况来看,期权品种的下挫或体现了一个未来股票估值多因素影响的风险,进而引导股票价格向合理方向运行。
  从世界各国市场衍生品交易博弈来看,如果说股票市场存在二八定律,那么可以衍生品的杠杆交易则是一九,杠杆交易所体现的杠杆率要远远大于股票现货市场,因此博弈的最终结果有可能体现出机构投资者的优胜劣汰。历史案例显示,衍生品杠杆交易带来的亏损非常之大,从有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为大量卖出看涨期权而造成巨亏的前车之鉴,到中信泰富外外汇杠杆交易导致的数百亿亏损等无不说明杠杆交易的风险是无处不在。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如果专业与承受力难以符合,最好的方法是避免进行杠杆交易。
  总体而言,对于杠杆交易,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最好远离,而专业投资者所依据自身优势与资金、信息优势等或可为,由于高杠杆中的风险交易体现的最终结果有可能带来投资者血本无归,因此中小投资者要深刻认识到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在机构投资者博弈为主的衍生品市场,博弈加深,风险加大的趋势将形成,进而形成放大投资风险的冲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