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0|回复: 0

管理者为什么会“累而无功”?

发表于 2015-2-19 18:24: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众所周知,在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管理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订单交不了货,丧失销售机会;品质问题频发,失败成本高企;现场管理混乱,有损企业形象;效率提升缓慢,盈利越来越难;还有材料损耗、工装夹具损耗、水电气浪费、工伤事故、员工不满、部门争执、人浮于事......等等,而且感觉这些问题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由于职业的缘故,笔者认识许多敬业勤勉的老板和管理者,面对这样的管理现实,他们几乎没有“生活和休息”地天天泡在工厂,亲力亲为解决各种问题,为的是让企业能够正常运转。可是,不管老板和管理者们怎么尽心尽力,但总是觉得力不从心,甚至身心疲惫。为此,他们共同的抱怨是,做制造实在太累了!
  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哪一行都不容易,都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付出智慧和努力。他们之所以感觉做制造累,而且累而无功,主要在于企业里解决问题的效率极其低下,同样的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笔者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企业绝大多数问题是事后解决。在企业里,防患未然的思想大多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实践中本着预防为主、未雨绸缪的思维,从源头开始解决问题的行动少之又少,更谈不上更高水平的系统分析问题和协同解决问题了。事后型解决问题,不但使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还需要耗费更多的经营管理资源。
  其次,企业员工缺少解决问题的训练。正因为此,解决问题成了只有少数人会做的高难度动作。绝大多数员工只能在不断犯错中学习,被动解决问题,不仅“学费”(失败成本)高昂,而且解决问题的经验不能沉淀,无法扩散和传承。事实上,解决问题是一门管理技术,它有科学的逻辑和方法。只要对员工进行解决问题的训练,并辅之以诸如5S、IE、6-Sigma、TPM等各种解决问题思想和方法的培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以变得简单,可复制。
  第三,企业缺少一整套解决问题机制。一般情况下,面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只有老板以及少数管理者关注,并即兴式地参与问题的解决。某日,老板在现场发现了一个问题,把当事人批评或训斥一通,问题解决了;三天之后,再到现场,又发现了三个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这回批评或训斥了三个人,三个问题解决了;几天之后,又到现场,可能会发现了更多同样或类似的问题......这样的重复次数多了之后,再敬业勤勉的老板和管理者也会迟疑和妥协,慢慢地还会放弃进一步的努力,甚至还会为自己的妥协或无能为力找到很好的理由:员工素养不高,团队执行力低下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