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赵姝怡
    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以班组“大讲堂”为载体,结合专业特点和生产实际,在2000多个班组中,推出了技术培训、事故分析两种安全实践模式“大讲堂”,有效地提升了班组全员的安全意识、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争创标准化示范班组、争当岗位安全标兵的积极性。
省电力公司班组大讲堂活动启动后,13家基层单位相应展开了活动部署,在上报的活动方案中各单位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培训模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基层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分期分批培训、视频培训等不同方式灵活组织,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同时,确保培训效果,在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科技创新等不同专业树立叫的响、立得住的班组建设班杆样板。注重在“短、实、小”上下工夫,通过立足微视角、实行微讨论、积累微效应、打造微专家,推行“一个班组一个特色”的实用做法,运用现场演示、集体讨论、示范演示、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倡讲授内容体现班组特色,从身边讲起,从岗位讲起,从工作中的小技巧、小经验讲起,紧密贴合实际,吸引员工参与,同时由在场员工结合自身专业和岗位特点,体现个人特色,对所讲内容进行简短的自由交流和讨论,述说心得体会,提高课堂质量,确保学有所得。
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是班组安全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安全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抓好班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教育培训、台账管理、设备设施”五项基础工作的同时,创新推出了技术培训“大讲堂”,这种“大讲堂”主要用于员工的安全培训和业务练兵,将原来“一人讲、多人听”的灌输式学习,变为“人人讲、大家谈”的互动式培训,促进员工“人人上讲台、个个当专家”。
技术培训“大讲堂”,我们主要运用了“四步助推法”。第一步,选定培训内容。每周由班组技术员挑选具有代表性、实用性、普及性的安全规程、规章制度、新工艺、新技术等资料作为培训课程部署给员工,让员工提前思考、提前预习。第二步,抽签确定讲解人员,通过抽签的方式促进员工人人备课,随时做好登台讲解的准备。第三步,专家点评补充。由老师傅、班组长对员工讲解情况进行点评,现场指出员工在授课过程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第四步,评委考评打分。每次授课结束后,班组都会对每名员工的学习讲解情况进行考评打分,得分高于80分的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达不到80分的,进行重新学习、测试。
技术培训“大讲堂”自实施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学业务、练本领、当专家”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安全素质、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班组安全活动、职业健康管理、应急管理是企业稳定建设的三个支撑。在安全活动中我们创新开展了事故分析“大讲堂”,就是将原来的一人领学、大家听的学习方式,变为一人分析、多人点评、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的针对性培训,引导大家在分享中分析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该公司统一建立了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事故通报制度,对于电力系统下发的每期事故通报,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利用事故分析“大讲堂”组织集体学习,对照事故暴露的问题,结合实际查找隐患,提出有效防范措施,并由安监部汇总下发至每个部室、每个班组进行落实,避免类似事故在公司系统发生。在班组层面,每周五利用事故分析“大讲堂”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安全员上台讲解事故案例,其他人员分别补充,结合班组实际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并分解到每个工作班成员进行具体落实。每一次事故分析,对大家都是一次思想洗礼和灵魂震撼,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意识被一次次强化,安全操作好习惯被一点点养成,“我要安全”的心态最终固化为“我必须安全”的本质。
利用“班组大讲堂”活动,该公司将把班组长培养成为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优秀管理者;把班组员工培育成为勤奋学习、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严守纪律、敢于创新的优秀劳动者;把班组建设成为“规范、安全、高效”的作业单元,打造一批一流班组,建设一支一流员工队伍。逐渐在班组打造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微专家,形成管理稳固、特色明显、实效突出的电力保卫者,带动企业安全生产全面、扎实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