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7|回复: 2

[深圳新闻] 深圳人的钱花哪儿去了?主要收入全部花在衣食住行

发表于 2015-2-23 15:00: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4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48元,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9%。人均消费支出28853元,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0%。这是记者从昨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500_28798_86ce77db4104bd8(1).jpg


深圳居民收入主要来自工资
与往年相比,2014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四大项变动:一是深圳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4579元,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4%,是深圳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二是深圳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075元,增长8.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2.4%;三是深圳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669元,增长11.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9.0%;四是2014年深圳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375元。
吃和住花费最多
记者了解到,深圳人均收入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而这些收入都消费在什么方面呢?
记者了解到,2014年,八大类消费支出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深圳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9550元,增长7.0%;人均衣着支出1953元,增长7.2%;人均居住支出6977元,增长11.5%;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610元,增长13.1%;人均交通通讯支出4345元,增长9.7%;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60元,增长11.1%;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008元,增长29.3%;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849元,增长16.0%。
样本有七成是非深户
这次统计数据是否会出现网友表示的“被平均”等问题?
昨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副队长、新闻发言人伍健铭告诉记者,2014年的调查采用一体化住户调查,1300户样本由国家统计局抽样,抽样方法、样本覆盖、调查对象、指标口径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使得一体化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汇总产生的新口径居民收支数据更具代表性,实现了调查样本抽样框范围全覆盖、调查对象全覆盖、调查样本量翻倍和可支配收入指标核算口径变化较大等。样本有七成是非深户,涵盖了全市51个街道、124个社区。
一体化住户调查居民收支核算口径均采用最新的堪培拉标准第二版,与国际接轨,增加了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与城镇住户调查老口径可支配收入相比,一体化住户调查新口径可支配收入要剔除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非收入所得等,使得收入数据的“可支配性”更加突出。
深圳人的收入都花在哪儿了?
食品烟酒支出9550元,增长7.0%;
衣着支出1953元,增长7.2%;
居住支出6977元,增长11.5%;
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610元,增长13.1%;
交通通讯支出4345元,增长9.7%;
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60元,增长11.1%;
医疗保健支出1008元,增长29.3%;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849元,增长16.0%
深圳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负数
“深圳挣钱、内地消费”模式依旧
10多年前,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每逢中秋、春节,深圳人向内地亲人汇款,汇款的总额一年比一年多。昨日,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深圳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负数,达到了-2375元,这说明“深圳挣钱、内地消费”模式依然没有改变,深圳人挣钱了,支援了内地发展,对于内地经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副队长、新闻发言人伍健铭告诉记者,转移净收入等于转移性收入减去转移性支出的净额,转移性收入小于转移性支出造成深圳居民转移净收入为负值。深圳居民转移净收入处于负值区间是深圳“吸引力”和“包容性”的体现,也是深圳居民收入结构与全国、全省和其他绝大多数城市最显著的区别。
伍健铭表示,深圳人口结构特点是青壮年就业人口和外来人口比例大。老年人少、青壮年人多造成深圳居民获得的“离退休金”、“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等转移性收入相对较少,而支付的“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等转移性支出较多;外来人口多造成深圳居民“赡养支出”、“外来人员寄回家支出”等转移性支出较多。
正是因为深圳相对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性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新深圳人”来到深圳,他们在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又源源不断地将自己在深圳获得的收入以“赡养支出”、“外来人员寄回家支出”等转移性支出的形式反哺自己的家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来源:深圳微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3 16:43:30 | 查看全部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3 16:43:54 | 查看全部
问好庄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