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23 23:06:12
|
查看全部
“入错行”怎么办?
许多企业家面临的实际压力是他们企业所在的行业确实不利于持续发展。很多行业,由于历史原因或业内企业家不明智的战略举措,使得整个行业的结构极其恶劣,竞争白热化,长期价格战使得行业利润极薄,很多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常见的例子比比皆是:服装加工、国外工业设备及用品的非排他性代理、路边零售店、理发店等。因此,很多业内人士叹息:“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后悔当初进入了本行业,因此他们选择多元化扩张进入新的行业。
现有行业的不良结构真的是多元化不容争辩的正当理由吗?不尽然,美国人有一句俗话:世界上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家。只要该行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人愿意出钱买,好的企业家就能在此行业里赚钱,关键在于要创造性地经营自己的业务,要持续地做到与众不同;当然这需要眼光和耐力,更需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洞察力,能够通过业内企业协调的战略行动来改变行业结构,而这也正是优秀的企业家与平庸的企业家的区别所在。曾经有人对我说,既然中国有上万家企业给沃尔玛打工,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协调作战呢?即使对方要挑拨离间,我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多买一些它的股票,以股东的身份去影响其采购决策。这样一来,沃尔玛的采购谈判能力肯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整个行业就会好过些。
那么,对那些真正“入错行”的企业家,应该怎样处理现有的业务呢?“垫脚石”和“跳板”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比喻。如果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入错行”的企业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现有的业务,延伸到更有利可图的新业务、新市场去,贸然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只能是最后的选择。换句话说,如果必须进行多元化经营,相关多元化比不相关多元化效果好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