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月24日,春节刚过,淄川大家园家政易洁服务中心就忙碌起来,起来办理业务的络绎不绝。“春节期间也没闲着呢。”总经理曹尽美说。成立两年多的淄川大家园家政易洁服务中心在区人社局的扶持下,积极吸纳失业人员二次创业,目前员工已超过300人,成为淄川区最大的家政服务公司,涉及月嫂、保姆、陪护、家政等领域。这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社局转作风强服务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就业多元化
每周,寨里镇双旭村的谭明义都会在城区一户老年家庭干六天全职陪护。1968年出生的他,是典型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去年,他参加人社局办的失业人员培训班后,加入淄川大家园家政易洁服务中心,干起了“全职护理”。“现在,不仅工作轻松不少,而且每月还有2600元的收入,更重要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雇主的肯定和尊重。”谭明义高兴地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区人社局坚持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就业服务,让不同群体真正实现就业。2014年,像谭明义一样,8854名失业人员参加了家政、计算机、育婴师等专业就业培训,95%的人员重新找到自己岗位;投资600万元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吸引200多名大学生创业就业;举办各类招聘会39场,4200求职者与企业签订就业协定;接收2147名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引导他们100%实现就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789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4786人,就业形势趋于稳定。如今,岗位送到家门口,培训就在身边,创业贷款有扶持,就业服务成体系,区人社局走出一条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充分就业的新路子。
保障多层次
春节期间,得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第11次上调,家住柳泉生活区的姚玫梅算了一笔账,98年退休的她起初退休金只有400元,而现在每月2200多元。“估计这次又要涨200元,政策这么好,我一定高高兴兴、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老人家底气十足地说。
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基石。近年来,区人社局积极做好社会保障这篇大文章,不断建立健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的保障体系,让不同阶层的人共享社会保障的温暖。2014年,为包括姚玫梅在内3.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供养亲属发放养老待遇6.1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月提高到75元,为9.12万名60岁以上居民发放养老金8212.77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全面整合,参保缴费人数达45万人,人均政府补助标准达到320元,实现“六连增”,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提高到每月900元,共为359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705万元。这一串串的数字,是人社部门为全区人民交出的一份民生保障的闪亮答卷。
服务多细微
因业务需要,孙成律师经常陪职工到人社局申报工伤。以前工伤受理窗口在二楼大厅,职工大多为肢体受伤,上下楼不方便。“没想到我这个建议,局领导这么重视,很快把工伤受理窗口搬到一楼,真是实实在在为职工办事。”孙成律师竖起了大拇指。
人社工作面对的是广大基层群众,给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是区人社局最根本的服务宗旨。2014年,区人社局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转作风、优服务、树形象,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与赞誉。在一楼大厅设立了咨询台,热情为办事群众做好服务。业务窗口统一编号,合理设置指示牌,方便群众查找。简化办事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切实增强窗口服务人员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加大民生宣传力度,开通“温暖人社服务淄川”微信平台,开办电台“人社之窗”栏目,及时把民生政策送到百姓身边。多往基层靠,少让群众跑,将68项人社业务下放镇办人社所、28项业务下放村居人社服务站,“15分钟服务圈”设想初步实现。
“服务民生没有终点,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转作风强服务惠民生作为重点,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切实让群众满意。”区人社局局长张烨说。
闫盛霆 耿芹 亓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