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1|回复: 1

“慢工”真能出细活

发表于 2015-2-25 20:5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一批料出完了,下一批是几号柜?什么牌号?”一个清瘦的身影循例出现在中控室。这是切丝工序衔接中最常见的对话。而这个身影就是川渝中烟涪陵分厂制丝车间生产甲班的切丝机挡车工——陈明智。


  切丝工序,连接着承担加香任务的香料厨房和烟丝成型的烘丝工序,物料在这里由叶成丝,是烟丝成型前的一道关键工序。陈明智,在这条线上一呆就是十多个年头。


  在车间,他是个出了名的“慢性子”,性格内敛,是个没脾气的老好人,平日里话不多,与行事风风火火的同事们比较起来总是显得有些沉闷。有同事调侃他,说你这慢吞吞的切丝速度可是降低了我们全线的生产效率啊,他听了腼腆地笑笑,慢悠悠地说:“生产可不能赶速度,安全质量是第一位,宁愿慢一步稳当,不愿快一步冒险啊!”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待工作特别认真: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牢记工艺参数要求,仔细调控设备参数,逐节巡查设备路径,密切观察切丝机出丝情况。一次生产中,切丝机突然发生异常故障,面对后续烘丝工序断料的紧急情况,大家都急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地围在切丝机旁,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解决方法。这时候,一直默默在旁的陈师傅却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想出的解决办法,一试,果然奏效。原来啊,别看陈师傅站在一边不说话,脑子里可一直没有闲着。他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在遇事时的冷静态度,总是能在大家乱作一团的时候提出突破性的意见,每逢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哪有什么诀窍,办法总比问题多,遇事不慌,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总是会想到的。”


  对于本岗位的工作,他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从来不曾有一丝的怠慢。从金探器打出来的烟叶他会细心筛选,唯恐有一丝遗漏;从柜子中放出烟叶的牌号他要一遍一遍地核对,生怕出现一点差错。原来慢,既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安全与质量的责任。


  陈师傅的“慢性子”可不仅仅只体现在他的工作上。


  陈师傅是名转业军人,在部队任职通讯员的他写得一手好字,在我刚进车间时,就听闻他爱写小诗,一次在午饭时间,见他拿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他自己编撰的打油诗。他说闲下来的时候,就慢慢地构思,也不求快,今天想一句明天想一句,“慢工出细活嘛,我也就是瞎捉摸。”问到他时,他总是显得有些谦虚。


  正因为他的“慢性子”,让他在一线十几年的工作中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也正是他的“慢性子”,让他获得了班组安全、质量明星、党员示范岗等荣誉。他说他就希望能踏踏实实、不紧不慢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典范工厂”的建设尽一份力。


  (曾宪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22:33:47 | 查看全部
“慢工”出细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