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付兆琪
【导语】
许多企业传承问题已经变得迫在眉睫,但企业家一直没有做出抉择,当他们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接班问题就基本听天由命了。
【正文】
莫顿·班纳森(Morten Bennedsen)教授任职欧洲工商学院(INSEAD),兼文德尔家族企业中心主任,是家族企业方面的世界顶尖学者。
他本人身高近两米,是一名金发碧眼的丹麦人。当他手提一只大号行李箱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不禁让人肃然起敬。不过在咖啡和甜点都上桌后,气氛很快变得融洽,记者就中国企业家最关心的继承人、遗传税、上市等问题一一讨教,班纳森教授则将他的研究心得娓娓道来。
家族企业虽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企业类型,却长期为企业管理的研究者所忽略。上世纪90 年代后,私有产权概念引入东欧和俄国,并引起全欧洲对所有权问题的思考。研究发现,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无数小企业,这些企业往往还是家族企业,家庭生活和企业经营混杂在一起。因此,和教科书上那些上市公司不同,家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呈现出自己独有的风貌,并面对独特的挑战,尤其是传承的问题。可惜的是,在中国,市场上有教企业经营的书,也有教家庭和睦的书,但鲜有指导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的书。许多企业家在传承时只能依靠传统和个人思考,而思虑不周留下的隐患一旦爆发,后果会非常惨烈。
传承问题 面临挑战
班纳森认为,亚洲家族企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传承问题,但相对于世界其它地方,大
陆的企业家还面临额外的挑战: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很多企业家后继无人。亚洲大量财富与家族企业联系在一起,而其中许多财富将随着家族企业掌门人决定退位而消失。
尽管企业传承问题并非亚洲家族企业独有,但由于亚洲文化尤其不愿讨论这个问题,它面临的困难更为严峻。比如,谈论传承问题几乎就是在诅咒某人。在亚洲,家族企业掌门人往往是男性家长而非女性家长。这些男人希望一直执掌企业大权,直至去世的那一天。家族成员不想谈论传承问题,因为这听起来好像是在诅咒自己的父亲或祖父。
企业传承问题在亚洲变得紧迫,不仅因为许多家族企业相对年轻,还因为有证据表明,亚洲企业在传承问题上进展并不顺利。新的一代受到外部文化冲击,和老一辈产生剧烈的价值观冲突,很多时候两代人之间甚至无法对话。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自小在国外读书生活,和父母间代沟更深,沟通的问题非常严重。不过班纳森教授看来,这些挑战类似天灾人祸,既然发生,则无法逃避,唯有更殚精竭虑地面对。
据他观察,很多企业家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家庭有问题,但这些问题如此棘手,影响又在多年之后,他们习惯于逃避这类问题,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家一直没有做出抉择,他们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之后接班的问题就基本听天由命了。
数据显示,家族企业在两代掌门人交接期间会丧失近60% 的价值。据了解,1987 年至2005 年间在香港、新加坡和台湾上市的逾200家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案例。而大部分损失发生在权力交接前的5 年间。班纳森说:“这表明交接过程出现了问题。”
家族传承 四大路径
对于愿意直面问题的企业家,班纳森教授分享了一下他与范博宏教授设计的传承模型。简单地说,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外乎以下四种:
1. 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
2. 让渡部分所有权;
3. 让渡部分经营权;
4. 卖掉企业。
这四条大路之间按具体情况可以走出无数小路,关键取决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其一,家族能给企业带来些什么特殊贡献?其二,家族继续经营企业会有哪些障碍?两位教授一起设计了一些问卷和量表,来帮助企业家回答这两个问题,这些问卷和量表可以在他们的新书《The Family Business Map》中找到。
班纳森认为,家族企业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哪种模式最适合自己。他回忆起一家在非洲各地有业务的印度家族企业。在那种情况下,让多名家族成员参与家族生意是明智的,因为那样的话在每个国家至少能有一名家族成员。班纳森指出,每个家族企业的情况都不同。然而,解决企业传承问题并不容易,亚洲显然没有那么多专家。
解决危机 刻不容缓
但几乎所有的亚洲家族企业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对企业传承做出安排迫在眉睫。有位迫切想要解决继任危机的读者拜托记者问一个问题:他的儿子看来是接不了班了,不知现在培养孙辈是否来得及?
班纳森回答道,这一做法很困难,但并非没有先例,比如控制菲亚特集团的阿涅利家族就有过类似历史。不过这样做需要找好外部经理人,度过代际间的空白期。也需找好下一代的导师,帮助他们适应新角色。
最后在谈到遗产税时,班纳森认为,遗产税给家族带来了不小的恐慌。“在日本,遗产税是如此之高,几代之后,家族往往只能直接控制企业一小部分的股权,其余需要一长串长期盟友交叉持股来维持对企业的控制权。丹麦的情况好些,如果家族选择持续经营而非卖掉企业,那么可以大幅推迟缴税时间。班纳森教授认为大家应该对遗产税乐观点,一方面在中国开征遗产税面临很大的阻力,遗产税的到来可能比预期的晚得多也轻得多;另一方面,政府很可能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把一般财富和作为生产资料的家族企业区分对待。”
来源: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