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26 17:07:16
|
查看全部
太极单刀(又名十三刀)
陈式太极单刀是太极拳器械功夫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古老套路只有13个动作,故称十三刀。套路短小精悍,势势用法逼真。它的滚、闭、扎、拦、劈、砍、撩、截、缠、抖、架、抹、挑等13种刀法,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蹿蹦跳跃、松活弹抖、沾粘连随、缠绕旋裹的特点,确有刀如猛虎、力劈华山之势,并兼有短兵长用之法。
太极单刀
1930年至1938年,著名太极拳师、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在南京授拳时,在十三刀的基础上,增加了9个动作,形成了现在流行的陈式太极单刀套路,陈式太极拳大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双刀(34式)
陈式太极双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几百年来,34式双刀在陈家沟广为流传。套路布局合理,衔接紧凑,刀法清晰,用法逼真。它以劈、砍、撩、挂、扎、截、拦、压、推、抹、横、架及舞花等刀法,结合陈式太极拳舒展大方的身法,灵活稳健的步法,将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极双刀(24式)
同太极双刀(34式)一样,也是陈家沟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器械套路,现陈式太极拳小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单剑(49式)
陈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几百年来,在陈家沟广为流传。
太极双剑(39式)
太极双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有刺、点、撩、挂等剑法,配合太极拳缠丝劲,动作灵活多变,腕力突出。
太极十三杆(13式)
又称陈式太极十三枪(加上枪头即为枪),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杆采用三米多长、尾部较粗的白蜡杆制成。套路短而精,没有舞花动作,一招一式用法逼真,威力无穷。它以劈、崩、点、穿、挑、拨、扫等枪法合以沾、缠、绞、拦、披、崩、拖、挂、横、扎、抖、架、挑等杆法,方便灵活,机巧多变,独具特点,是陈式太极拳器械中的佼佼者。
太极二十四枪(24式)
是博采众家枪法之长,融入太极拳功法所形成的套路。 太极枪(77式)陈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它汇集枪、棍的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有枪扎一条线,又有棍打一大片的技击效用,结合陈式太极拳中缠绕沾粘法,故称"陈式太极枪"。
太极单锏(34式)
太极单锏是太极拳器械中单兵器的一种,原为铜铁所制,现多木制。一般长70~90厘米,锏柄尾有孔,可穿绳套,用于套腕。锏身方形凹面,四边角凸起成棱,无刃无突,故又有"凹面锏"、"方棱锏"之称。单锏练习与运用在手、眼、身、法、步相结合并与内劲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结合掤、架、推、挂、截、点、压、横、拦、劈、砸、舞花等技击方法,体现出刚劲勇猛、力大无穷的神威。
太极双锏(28式)
太极双锏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配合陈式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有各种挂、截、点、压、横、拦、劈、砸等锏法。现习练者不多。 太极春秋大刀(37式)亦名"青龙偃月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
套路名称由三十句歌诀组成,与其他套路名称不同。其他套路一个名称基本上是一个动作,此路刀一句歌诀包括几个动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