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自我国实施无偿献血十几年来,有多少“爱心使者”用自己饱含着爱的血液,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在诸多的“爱心使者”里,有这么一个人,她叫王红艳,中煤大屯公司发电厂热电综合管理室的一名普通女职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瘦小的身躯,个子不高,但精神头十足,透着开朗的性格。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职工,却有着超越大多数人的毅力,13年来,她每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甚至有时一年要献血两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发电厂献血“状元”。
在王红艳家里,她的爱人从抽屉里拿出了厚厚一沓献血证,从2002年至今,王红艳无偿献血的路程整整走过了13年,献血证就积攒了20多本,每一个证上都详细记录着献血的时间、血型、血量等数据。她前后献血总量超过8000毫升,据了解,普通人血液量为4000-5000毫升,这20几次献血就相当于身体血液的1.6倍还多,至少可以救助2名生命垂危的病人。
“你知道吗,每次献血回家后,妈妈和老公都会给我做好吃的。”王红艳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当笔者问到她为什么能持之以恒地无偿献血时,她微笑着说:“你让我说为什么,我也讲不出那么多的大道理,我只知道我献的血能治病救人。”
王红艳第一次接触到无偿献血是在2002年春天,就在全国发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时,她在电视上无意间第一次接触到当代活雷锋郭明义同志,使她瞬间肃然起敬,并在内心深处激起了层层涟漪。她在内心问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呢?从那时起,她就决定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也是从那时起,她给自己定下了要坚持每年献血2次的志愿。当王红艳第一次为献血卷起了袖管,看着鲜红的血液通过针管从手臂流进血液保存袋,她的心里是恐惧、紧张、同时又非常激动的,想到自己爱的奉献可以救人于危难之中,内心便感到欣慰,她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并对身边每一个人都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每次献血她都会主动要求护士抽取400毫升的血液。对献血救人的坚定和执著,王红艳的想法很朴实:“献血,我没问题。反正我身体棒,休息几天就没事了,照样吃得好、睡得好,没有什么其他不良反应,而且能够救人,让自己的血液流淌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是快乐的、开心的。”
“这么多年的献血,并没有让我的身体受到任何伤害,相反我的身体很棒。”王红艳说,最开始去献血时,是瞒着父母和爱人去的。每次无偿献血,都需要三至四个小时的时间,她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去献血,如果遇到血站供血紧张,她也会在上班时间请几个小时的假去献血,结束了再继续上班,以至于她身边的同事很少有人知道她献血的事。后来,父母、爱人知道后,还招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埋怨。爱人心疼地劝她,“瞧你都这么大年龄了,不要拼命了,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要知道,你的身体健康可是咱全家人的幸福。”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说,“献点血对我的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病人如果缺少这一袋血有可能就没命了,帮人总是会有好报的。”后来,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她的身体状况一直保持得很好,这让家里人逐渐改变了当初的观念。就这样她不但没有停止献血,还用真情打动了爱人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现在每次献血她都带着孩子参加,她希望自己正处在青春期的儿子,能因为母亲的行为,受到触动和感染,能让孩子明白,做一个无私博爱的人,收获的将是最简单的快乐,最纯粹的幸福。
无偿献血展现了王红艳的爱心、热心,而持续十多年无偿献血则体现了她坚持奉献的信心和毅力,这不仅让知道她事迹的同事和朋友十分敬佩,也让采血站的医务工作者也肃然起敬。记得王红艳曾经十分自豪地告诉大家,就在她上次来到沛县献血站献血时,为她采血的医生惊讶地看到她手臂内侧密密的疤痕,都为她多次献血而感叹。
王红艳义务献血的事迹这些年来逐渐被朋友和周围的同事所了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她一片爱心的背后却离不开热情、率真、善良和认真的性格。在单位同事的眼中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的“热心肠”。作为热电综合科管理人员,王红艳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经常主动承担职责外的工作;同事生病、职工子弟考上大学、同事家中遇到困难她总是会抢在前,忙前忙后,热心帮大家办理“三助”资金,发动同事向困难职工捐款,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多年来王红艳获得过发电厂十佳优秀员工、“十佳”巾帼标兵、十件好人好事奖、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学习型文明职工、优秀群监员、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等荣誉称号。在家中她更是一个孝敬长辈、贤惠体贴、温柔慈爱的好儿媳、好妻子和好母亲。在谈到与婆婆的关系时,王红艳讲起了一件让她现在都无法忘记的事。那是在1999年,结婚后的第二年,由于王红艳婆婆的眼睛视力较差,在家中使用炊具时操作不当,导致全身大面积烧伤,被送进了徐州市二院进行治疗。在医院治疗期间,王红艳每天细心照料老人,以至于到2个月后的出院,负责治疗她婆婆的医生和护士都以为王红艳是病人的女儿,谁也没想到会是儿媳妇。对于教育儿子,王红艳也有自己的育儿经。“不成事先成人。”“做一个正直、有爱心、博爱的人。”在生活中王红艳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孝敬公婆,爱心献血,这些以身作则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现在虽然不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了,但王红艳的儿子张立斐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的身体,会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健康,去年在第二中学举办的“我与美德有约”读书创作大赛中张立斐荣获一等奖。她的家庭也被发电厂评为文明新风家庭。
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王红艳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奉献着社会,并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以个人的小爱传承着人间的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