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浴火重生
在经历了“金色30年代”后,由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汽车联盟停止了正常的生产。从1944年起,盟军开始“地毯”式空袭,萨克森作为重要工业基地当然不能幸免,一夜之间被空袭夷为平地。
1945年10月底,控制了德国东部的苏联红军正式宣布没收“资产阶级的财产”--汽车联盟,原分散在四大公司的28,000多台设备几乎全部被拆迁到苏联,公司被正式“注销”。存在了46年后,奥迪的先辈们在硝烟和废墟之中遭遇灭顶之灾。残留下来的各车间和零部件厂拼凑组成了后来东德时期唯一的汽车企业--IFA汽车制造厂。(1990年两德统一后,IFA解体,大众汽车公司决定接收部分资产,重建萨克森汽车工业,决策者正是时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当初重建奥迪的卡尔·哈恩博士的儿子--小卡尔·哈恩博士。)
浩劫之后的奥迪人在布鲁恩和哈恩博士带领下,在慕尼黑附近的英格尔斯塔特安营扎寨,同时凭借个人信誉争得了一笔贷款,开始了汽车联盟也就是今天的奥迪公司的第二次创业。当时汽车联盟的办公设施和生产环境非常简陋,被一些员工自嘲为“作坊联盟”。但无论怎样,汽车联盟已经开始了复兴的使命。
1955年,汽车联盟开发出了50年代德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轿车P94。三年后,汽车联盟就成长为继大众、欧宝、奔驰和欧洲福特之后的德国第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在这一时期,汽车联盟开发了全时四驱技术,并为联邦国防军制造了小型越野车MONGA,直到1968年,这款车在国防军中仍是主力。
1964年12月,汽车联盟在历经过奔驰公司的并购之后,正式加盟大众汽车集团。
此后的奥迪实际上是大众汽车的一个工厂,生产大众品牌的汽车。然而,血管里奔腾着霍希、奥迪和四环银箭血液的奥迪人,难以克制生产高档汽车的冲动。1968年,奥迪的工程师们秘密研发的战后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奥迪车型--奥迪100问世。这是奥迪战后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车型,一款行政级别的高档车(C级车),也是2005年的“全球年度车型”--新一代奥迪A6(C6,第六代C级车)的前身。大众汽车公司也被这款新车型所吸引,所以没有制止。尽管在车标问题上出现过争执,但最后这款新车还是挂上了奥迪的四环标志,成为战后第一款奥迪品牌的轿车,标志着奥迪在历经辉煌与磨难之后,开始了伟大的品牌复兴。
尽管大众方面最初只允许生产10万辆奥迪100,但结果卖出了80万辆。从此,奥迪有了自主的研发权利。
回首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感慨:假如没有那样高贵、独特的血统,假如奥迪人没有那样坚忍不拔的性格,那么今天的全球豪华车市场上还会有奥迪品牌吗?所幸的是,这一曾有着“金色的30年代”辉煌的古老豪华品牌,在历经灭顶之灾和痛苦的磨难之后,没有成为一个令人遗憾的、仅仅能让人“听吧”的历史故事,其高贵的血统有着异乎寻常的超凡生命力,使它注定有朝一日要获得新生。
复兴
1969 年,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制造公司合并而成立奥迪汽车联合公司,并确定“奥迪”作为公司以及品牌的正式名称。合并后的奥迪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打出至今一直沿用的口号--“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开始着手恢复奥迪品牌的本来面目。
1972年,克劳斯博士开发出奥迪80轿车。1978年,在推出第二代奥迪80之前,第一代奥迪80轿车销售量超过100万辆。1992年,奥迪80进行了环球旅行,以每小时85.8公里的速度,创造了百公里油耗3.78升的惊人纪录。
1976年至1988年,奥迪实现前所未有的一连串的重大技术突破。先后推出了5缸发动机、TDI(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以及5气门发动机等等。此外,全电镀车身的奥迪80可保证10年防锈穿,从此树立了此级别轿车的安全新标准。
特别是1982年,奥迪推出了世界第一辆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轿车,继50年前发明世界第一款前轮驱动轿车后,奥迪再次引领了世界汽车驱动技术的一场革命。
1983年,第三代奥迪100投产(内部称为C3,意为:第三代C级车)。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风阻系数(CW)达到0.3的量产轿车,且车结构全部采用轻量化材料制成,被评为1983年“世界车”,并获得一系列世界性大奖。它的出现引发了一场革命,改变了世界汽车外形设计的潮流。1984年,奥迪100型荣获全球年度最佳轿车,时任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董事长的哈贝尔博士被评为德国工业界的“最佳经理人”。
这款奥迪100轿车于1989年开始以技术转让方式在中国一汽生产,一汽在其基础上开发出了小红旗轿车,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标准的高档车技术转让案例。
1985 年,奥迪-NSU汽车联盟公司正式改为奥迪股份公司,奥迪终于开始了一个稳定、快速的发展时期。(网络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