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陇中的端午节
▲周廷海
节气过了小满,陇中小麦青青,柳叶垂垂如剪,山川也就不再显得枯萎荒凉,而是一派生机。这时,不论向阳的,背阴的地方,还是河畔山岗上,那三五棵大柳树枝条垂垂,不禁想起插柳的端午节也冉冉来到你的身边了。
早上,还在被窝里蜷卧偷懒时,就能听到自家大人在院中插柳杨的响动,接着便是厨房中母亲催喊起来吃粽糕的声音。粽糕是使用红枣泥,花生仁,葡萄干绿红丝等物分几层压成的,用刀切开洁白如珍珠的米粒,那红艳艳的枣泥,绿玉似的丝条喷着香味十足的气息,经过蜂蜜白砂糖所浇后更是甘甜十分。我那时就知道端午节要吃粽糕,可是为什么不吃粽子呢?这可能与陇中风土人情有关——陇中没有粽叶,就只好用棕糕做替代!
吃粽糕前,我们首先要洗净手上的污垢。然后要母亲一一给我们的手腕乃至指头上绑上五丝线。据说有了花花线,虫蛇就会远离。家家的小孩子都绑着花花线,甚至还在手上和身上戴个香荷包呢!我很羡慕荷包,常把端午系的花花线绳系好长时日,直到手腕上垢痂把线染成黑色时,才在梦中被母亲用剪刀悄悄绞断。现在时过境迁,两鬓将白,却还会想起儿时的那份童心情愫!
端午节,常能听到“癞蛤蟆避端午”的故事。
大人们常说,这一天,河畔、田间、沟洼、草地上乱跳乱跑的青蛙及蛤蟆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要躲避这一天。那时母亲曾多次亲口说,如果把蛤蟆捉来,用器皿罩住,别让跑掉,到端午那天,你掀开器皿咋也找不到它,但是过了这一天,你再掀开盖子,那东西就仍在原地瞪着圆而大的眼睛望你呢!好多大人也如是说的神乎其神,并信誓旦旦说亲自验证过。我每每听到这事,很想亲自验证这玄乎其神的说法,可终究嫌它们面目可憎,让我心悸而作罢。
端午的早上,麦叶上、青草尖、花叶都盛着晶莹明亮的露珠,还会看到婀娜的女子在用露水洗手洗脸。大人说,这一天的露水能明目美颜。我那时也信以为真,现在才知那不过是陇中人们的一种美好期盼,一种真挚深情的向往。
陇中的端午,是最美好的季节,山上一片青翠,果实开始成长,麦田在吸籽,农民在喜悦中忙碌。端午,飘荡着黄土的气息的端午,伴着糯米和糖蜜的芬芳。每当进人端午,我放佛也就进入黄土高原上如潮入浪的山岇中,再次被那多情而美丽的季节所沉迷陶醉,童年的童趣也就像象潮水般扑向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