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家的花狗
▲周廷海
我属相为羊,阴阳先生曾经说属相上羊和狗不和,不知真假,我从小到现在真对狗没有兴趣。但是,对童年时家中饲养的一条小花狗却一直留有好感,到今天还能依稀理出它活奔乱跳的热情模样。
童年时,家中饲养过好几条狗,记得有一条黑狗爱偷袭咬人,使来我家的亲戚朋友防不胜防。一天,村里一位老前辈来我家让父亲剃头,没想到刚剃到一半时,那黑狗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将坐在木凳上的前辈咬了一口,父亲怒火中烧,关上院门,用木棍将它打的尖声嘶叫。然而狗性不改,偷咬依旧,后来为此而毙命。
过了一年多,在一个寒冷的中午,母亲抱着一条身上黑白相杂的小花狗,进门对父亲说:“王家的狗生了狗娃仔没有人要,今早王家爸要一背篼倒掉,我们几个背粪的婆娘们看着可怜,就一人抱一条回来!”父亲漫不经心地说“抱来就养上吧!有狗,来人客去不方便,但也能看门守院。”
饭后,母亲洗涮完锅灶,端来半碗面汤,将地上蜷缩的小狗仔抱在怀中灌面汤。刚灌时,狗娃边喝边嘶叫,显得迫不及待。喝了一阵,就不再那么急切,待面汤喝完后,还不断地在碗边上舔食。母亲心疼地说:“狗娃还没饱,可没有面汤了,就等今晚吧!”
狗娃放到地上就开始东张西望,几分钟后便四处乱窜,不是到柜角上嗅嗅,便是在炕角的鞋边转悠,或伏在地上做扑捉状,憨态可掬令人喜爱。父亲本来坐在炕上休息,也看的有点乐,说:“这狗娃刚来放在地上不动,这一会象娃娃一样还玩不停呢!”母亲说:“王家爸说了没人要,他也没东西给狗娃吃,已饿的不行了,狗和人一样吃不上没有劲,你看刚喝了面汤就神气了!”
一晃一年,小花狗变的俊逸可爱。亲戚到我家来,被它拦在门外,我家任何一个人出门去对它轻喊一声:“回家去,来的亲戚呢!”它就摇摆尾巴,乖乖地钻进窝,或者立在我们身边,向来人摇尾巴示好。下次这位亲戚再来时,它就先跑进院给家中报信。每看到它摇着尾巴欢喜地跑进门,我们就知道有亲戚到门口。母亲每给猪和食,它就立在身边摇着尾巴,眼巴巴地乞望着母亲,却不与猪儿抢食,只到母亲说:“吃猪食去”它才离开母亲,到猪食槽边将残食舔的干干净净,然后走出大门,蜷卧在窝里,有时也立在门上,一动不动像个哨兵似的,直到家中临睡,要关闭大门,唤它一声,才回到院中。
一个深秋的夜晚,父亲正要去关大门休息,小花狗跑进屋子,满脸喜气地边摇尾巴边向外张望,父亲迟疑地说:“这么晚该不会来亲戚吧!”话没说完,出嫁在邻村的大姐就推门而入。原来大姐所在的生产队在我们庄不远的山上也搞农田基本建设。姐夫那时在省城工作,家中只有大姐一人,生产队放工很迟,大姐总独自一人回家摸黑烧水做饭,独庄独院的很孤单,便从山上下来回娘家。母亲赶紧到厨房把剩下的饭盛来,看大姐狼吞虎咽的吃,才喘口气心疼的说:“你真傻,万一碰上狼怎么办?你回队起码人多,到家把大门一栓,再害怕狼总不伤你,以后想家中午来都行,这么迟一个人万万不要来!”过了一会又说:“明儿去时把这个花狗领上,晚上壮胆,这狗灵性的很!”记得第二天大姐走时,花狗也跟着走,可是跑了几步,看到我们止步,它也就不动,母亲拿着树梢追赶几次,花狗总算跟上大姐走了。
又过了好长时间,在一个雨天,生产队不出工,母亲领着我去大姐家。快到门口时,我老远看见花狗卧在门口,就唤了一声,花狗起来摇着尾巴欢快地跑到我身边,用身子爪子不断地蹭磨我和母亲,迎前跑后地跳跃着,嘴里发出欢愉的叫声。我和母亲离开时,花狗跟着走了好远。最后,母亲喊道:“回去!”它才迟迟地站在老远不动,母亲怕它跟我们回来,便让我去攆。我从地上拾上土块掷过去,它往回跑几步,就站着不动,渐渐地,我们越走越远,转过山弯就看不见它了。
几年以后,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农闲时,大姐就到姐夫的单位住,花狗被送到我家。我还记得它那天回来,跑进院到各房间跑着看了一圈,最后在我们兄弟姐妹身前身后跳跃着,用爪子和头在我们腿上热情的蹭磨,随后又跑出门,看一下跑进来,又跑出去,连续好几趟,大姐才姗姗进门。
花狗从来没有伤过人,也不到各家祸害乡亲,我们家从没有用铁链栓过它。它到庄子里转动,把全庄的男女老幼都认识了。晚上,庄里人听到它吠叫,只要轻声咳嗽或者唤一声,它就分辨出声音不在吠叫。夜晚有串门的邻居来,它总是先跑进门报信。随着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入,农村渐渐出现好多担担客,小花狗每听见那摇鼓响起,便疯狂地追去,尾随着担担客吠叫,直到那些人出了村庄,它才回来。一个深夜,花狗在村庄里汪汪地叫个不停,将睡梦中的大人惊醒,出门去探看,发现村头张伯家的大黄牛溜出圈后被花狗挡着吠叫。事后,有人议论说张伯家的牛是贼偷后被狗吠声惊跑的。这件事在村里反响很大,因为花狗对村庄里的人不乱咬,无论大人小孩都对它有好感。娃娃们走在路上,碰见花狗,总是把手中的馍撕点给它扔去。有时花狗串门进到哪一家,那家的婶婆叔伯把准备给自家猪倒的残羹剩饭也不吝啬地倒给它,看到花狗吃的津津有味,便感慨地说:“这狗就是好,可惜老多了!”那时,村庄里的人常能从花狗的汪汪声中分辩出到村里来的是什么人,是谁家的亲戚来了还是来了陌生可疑的人 ……
后来,连续几天不见花狗,起初我们都以为它到庄里谁家呆着,打探几家后,村里人都说没见花狗,向附近的庄里打探后也没有结果。庄里人见到母亲都说:“狗老了,到外面去死了!”
庄里已愈不惑之年的伙伴们每说起童年的事,无不提及我家的那条花狗来,无不说好狗护一庄,以前老人说我们不太信,但那时你家养过的那条花狗,庄上几次有事,都是它把庄里的人惊醒,特别是夜间有生人进庄,它就能发现,现在,贼来人喊怕也少有人动弹呢!
每听到此话,我就由不得想:好狗护一庄,那人呢?又该怎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