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努力与坚持
——新闻稿两上《工人日报》感言
王旭红
我的新闻稿终于在3月21日、23日连续两次在《工人日报》刊出了!虽然我的文学作品以前在省、市县及全国刊物均有发表,但新闻作品却是第一次冲出单位报刊,直接登上国家级大报,内心的惊喜无法言喻。
多少年来,热爱文字的我一直在文学的领域里追求、探索,新闻稿只是偶尔写,尽管写出的新闻稿苍白无力,拖泥带水,但《宝徽报》的编辑陈老师从来没有嫌弃过,在他精心的修改之后,总是一次次刊出我的作品。
2006年开始创作文学作品,从单位报刊到国家级刊物的发表,一步一步走来,离不开陈老师的培养和造就,没有陈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2012年3月份,我认识了宝徽集团综管部的屈联西老师,第一次见屈老师,是在县城的一家火锅城,他托陈老师请了徽县文学圈的几个作者,其中就有我,屈老师豪爽、热情,不能喝酒的他为了不扫大家的诚意,为自己调制了特制的“屈牌酒”,一杯白水,一杯红酒,一勺三鲜汤,然后一饮而尽,真不知那酒是什么味道呢!
在后来的的日子里,我们这个小小文学圈常常在一起聚会,谈及文字的话题,这个温暖而上进的小圈子给了我诸多的力量和前进的勇气。
去年9月,屈老师要我来宝徽集团参加职业素质培训,这些培训课程,让我思路和眼界大开,了解掌握了许多职场技巧,职场必备素质。就在这时候,屈老师推荐我成为《工人日报》中企互动的一名会员,最初,在互动平台随意参加了一个《相约七夕》栏目大赛,没想到,稿子贴出半月之后,10月份的时候,我的小说《七年》获得一等奖,工人日报社很快给我寄来了奖品。高兴之余,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在中企互动平台浏览,才发现这个平台丰富多彩,来到这里,我被平台努力上进、团结温暖的氛围所感染,平台热情的老师对会员真诚的帮助和指导,给了我强大的自信。这是一个扶持、帮助、打造人才的地方,我看到全国各个企业无数优秀的人才从这里脱颖而出。
开始第一次学写事评,对于接触新闻作品很少的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一星期一次的事评大赛,我一次也不放过,经过两个月的事评练习,在2013年元月,我的事评稿《三法管理助80后、90后成为企业的栋梁》一文荣获二等奖,之后《从根源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及《忠诚是立身之本,是企业无价的资产》两篇事评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每周给《工人日报》投稿,采写了十多篇新闻稿都未见报,其中《农民工的冷暖在他心中》《班组新景象:智慧加巧干》经陈老师修改,被刊登在《宝徽报》上。三月下旬,我的一篇主持词被《工人日报》刊用了一段,随后又刊发了我采写的一篇新闻稿。三个月的努力,无数个别人休息玩乐的时间,我在改稿,写稿,只为了心中那一份热爱,那一份执著和坚守!
有句话说:近朱者赤。也许正是因为有陈老师和屈老师这些人的感染,给了我一份上进的力量,也正是他们的培养、赞赏和认可,成就了我的新闻稿能冲出单位报登上《工人日报》,衷心感谢两位老师!同时感谢公司给我诸多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