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讯(记者吴冰)春节长假结束后,我市不少民营企业、私营工厂陆续开工。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企业、工厂发现,由于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返潮时间较晚,使得我市节后用工较为紧缺。
“招贴花工”“餐厅招服务员”“招保姆”……这两天,记者在市区以及周边乡镇看到,不少工厂企业纷纷贴出招工启事,有的企业更是在人流量较多的路口摆摊设点招工。记者登录本地一些招聘网站和论坛也看到,节后这几天发布的各类招聘信息十分丰富。记者发现,目前招工的企业以民营小型企业居多,需求较多的岗位则是服务类人员和普通工人。为了吸引求职者,不少招工企业不仅放宽了就业条件,还提出了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条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大部分返乡过节的外来务工人员,都选择在老家陪家人过完元宵节再返程,这使得元宵节前凤城外来务工人员用工紧缺。枫溪一陶瓷工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工人,特别是一些外省籍农民工,有的等到元宵节过后才回来上班,有的则回家过完年后就不再回到这里打工了。而节后生产订单逐渐增加,急需招够人手尽快开工生产。
记者从部分企业还了解到,节后用工相对紧缺,加上物价的上涨,求职者对工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潮安一家陶瓷企业的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工厂里各个工种的工人平均工资在5000元左右,去年大部分来应聘的工人要求工资待遇提升10%才肯做。今年预计还得再涨,涨幅大约在5%到10%。”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企业主除了改善企业职工福利等措施留住工人,还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让外来务工人员觉得有归属感,才能留住企业员工,更好地应对节后用工荒。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