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部属办事不力,同事配合差强人意,全是招聘的源头出了问题。
一次偶然听到某“著名”企业的部门经理说,公司现在出现这些问题都是人力资源部招聘时要求不严格,倘若把现在这批人全部换了,肯定就没问题了。
如果是多年前听到这句话,我很有可能大为认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既然要一起共事,一定要用最“好”的人,职业素质越高越好。
但今天,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员工素质高固然很好,因为这样的员工很好调教,他们资质聪慧,很能举一反三,带这样的员工对于上司来说,相对会轻松许多。
不过同时存在的一个现实是,好的人才谁都想要,资质高的员工选择工作的机会定然不少。就是进了你们公司,也会面临不少的职业诱惑,倘若想要他安心下来埋头工作,除了你们公司能提供给他的各类优厚条件以外,他本人的定力也很重要。
就像有些男子不论娶了多么贤淑的女子为妻,他还是会移情别恋一样(反之亦然),有些员工不论他加盟的公司有多好,有多适合他,他的心还是难以安定,跳槽的想法从没停止过。
他目前暂时没走,只是没遇到更合适的机会,他正在张望。
这时,绝不是该女子是否是个好妻子,也不是该公司是否是家好公司的问题了,而是这个男子,这个员工自身的问题,他们心智、价值观的问题。
在一家企业里,需要不同层面的人,或者说职业素质有差别的人。
每一家企业,不论他的产品有多高端,多富有高科技含量,他都不可能要求他的每一位员工必须是行业内的资深专家,或是行业内绝对的专业人士。
倘若如此的话,用人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如果全部是专家,很容易造成谁也不买谁的帐,各自为政的情形,同时企业里的一些事务性的事情自是没人愿意去理会,公司的日常运行恐怕都会成问题。
因此,不论是从员工稳定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资源匹配的角度来说,一家企业的人才一定得是结构化的。
既有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也有具一定潜力的新手,既有冲锋陷阵的将士,也有稳固后方的支持人员。
而且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真正好用的人才是很难从人才市场上招募来的,要通过多年的内部培养、磨合,才能打造出真正适合本企业,忠诚的、价值观一致、配合默契的团队。
来源:资源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