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41岁的王怀忠是临涣矿掘进四区9队副队长。自1995年10月份参加工作以来,他便立下了扎根煤海、奉献矿山的决心,并始终工作在一线,奉献在岗位,用踏实地脚步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作为一名岩巷队的掘进班队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新技术,创新作业方式,努力提升自身和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安全意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工作实践中,他总结摸索出了岩巷深孔爆破技术、安全帮教管理排除法及现场材料节约管控法,为安全高效生产做出不懈地努力。为了提高单进水平,他在掘进有限的生产区域空间里,充分利用好后运系统,有效提高了出矸效率,减少了机械事故影响。去年4月份,在西二排水巷施工过程中,他带领班组克服了岩性破碎、顶板压力大、巷道顶底板出水等种种困难,深掏槽,控制好二圈眼,减少周边眼及装药量,使单进水平由原来的1.1米提高到1.4米,创出了当月掘进岩巷进尺38.2米的佳绩。“安全无小事,小隐患能酿成大祸害”。在安全工作中,王怀忠时刻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告诫他人。他坚持每班现场查隐患、找漏洞,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问题。有一次,他突然发现迎头液压点柱向外滴液,判断出迎头有淋水,立即更换了一根支柱,从而避免了因漏液支柱倒塌砸伤人事故和顶板松动易漏顶事故的发生。每天下井,王怀忠都会随身携带记录本,对井下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及时反馈给负责人督促整改。他还经常现场向矿安全调度中心汇报当班安全确认情况。去年7月份,他在班中巡查时发现一名扒钩工在斜巷走钩时保险挡没闭合,立即制止,班后做了扣分处罚。这名职工很不理解,认为只是一件小事情,王怀忠主动与其谈心,并举出发生在斜巷诸多运输事故的案例教训,使他心服口服。“我抓安全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咱们的家庭都幸福。”王怀忠道出了自己抓安全的心态。
在严峻的经营形势面前,王怀忠组织班组开展“节支降耗、人人有责”活动,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并对回收的废旧材料进行严格鉴定,该报废上交的就上交,能复用的则必须修复回用。对井下废旧材料、配件根据其体积及量确定回收价格,鼓励职工升井时将其带到地面工具房维修,给予职工一定奖励,极大调动职工的参与性。
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中的王怀忠,每月下井数都在26个以上,遇到急难重活主动放弃休班是常有的事。去年六月份,远在固镇县老家的妻子打来电话催他回家收麦子,而当时该队正在搬家换头。一边是单位紧张繁忙的安装任务,一边是家人电话的催促,反复斟酌后他说服了妻子,毅然选择留在单位,和工友们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安装任务中,并连续10多天没休一个班。
就这样,王怀忠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奋战在地层深处,天天面临着入井升井。为了职工的安全,为了矿山的明天,他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多少个日日夜夜,无怨无悔地奉献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地层深处一名开拓者的奉献之歌。 (宋迎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