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3|回复: 1

邳州菜场诗人王佃恩登上人民日报

发表于 2015-3-4 13:14: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徐州日报讯(记者 周庄 通讯员 栗振国)邳州四户镇农民王佃恩常年在太仓卖菜。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一边卖菜一边进行诗歌创作,在当地小有名气,是一名颇具文化气质的“菜贩子”。他的故事被2月25日的《人民日报》9版以《“菜场诗人”的文学梦》为主题进行了报道。
  2月26日,记者联系上王佃恩进行了电话采访。
  今年50岁的王佃恩老家在四户镇道口村1组,由于家庭贫困父母供不起他和7个兄妹上学,高中毕业后,学业不错的他放弃上学在家务农。2007年,他和妻子马德芳来到太仓务工,开过粮油店,干过电动车修理,然后在菜市场卖菜。平日里夫妻俩起早贪黑的进货卖菜非常辛苦,但与其他菜贩不同的是,在空余时间里,王佃恩坚持写诗练字,先后创作了300多首诗歌。在菜场,提起王佃恩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说到既卖菜又舞文弄墨的菜贩老王却无人不知。他被大家戏称为“菜场诗人”。
  王佃恩对诗词创作到了“痴迷”的地步,卖菜时经常会忘记找零,有时还会算错账。与一旁的老乡相比,王佃恩的生意差了许多。对于不好好卖菜,妻子没少埋怨,但内心深处还是支持王佃恩的。“当诗人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人如果没有一点梦想,一点追求,那还有什么意思。”面对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们投来的异样眼光,王佃恩总是这样说。      
  漂泊在外多年,王佃恩用他那双粗糙的手写下了300多首诗、3万字的生活随笔,中篇小说《雪》和《淮海大地的灰姑娘》也正在创作中。王佃恩多年的积累也得到了认同,他已经是太仓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写的这些诗词、短文、小说整理出来,出一本书,圆自己一个文学梦。今年元旦前夕,江苏卫视、《扬子晚报》、《太仓日报》等新闻媒体都对他的故事进行了报道。王佃恩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春节前夕王佃恩回乡过年,他参加了四户镇开展的党员冬训活动,与其他近百名回乡过年的党员、在外经商的老板一起,来到邳州市参观城市规划馆,游览城市新貌。通过观看城乡发展的新变化,王佃恩感慨万千,他当场表示,将以诗歌的创作形式写出家乡的变化,并积极引进外地企业到家乡兴办企业,自己带头回家创业。
  大年初六,王佃恩夫妻俩就返程回到了太仓。记者电话联系到王佃恩时,他正在菜场卖菜。对于《人民日报》的报道,他说知道他的事情后,最近来买菜的市民有时会夸赞夸赞他,他也很高兴自己能被大家认可。
  他接着说,他将会继续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走下去,最近正在创作反映徐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诗歌,等有机会回老家拿出来念给大家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07:26: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