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何选择合适的接班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德鲁克逆向思维,认为有三种人不适合,分别是:模仿者、助手、少爷。模仿者容易变成赝品,助手习惯于跟随,少爷难成大事。
        斯大林在去世前确定马林科夫为接班人,***和蒙哥马利交谈时曾感叹,“斯大林是最有权威的领袖,但缺乏远见,没有解决接班人问题”。而一代伟人***选择接班人,也历经了很多波折。从刘少奇到***,五易其人。
        雷吉·琼斯1939年加入通用电器,1972年成为通用电器第七任总裁,1975年开始选拔接班人。在12个候选人中,45岁的杰克·韦尔奇最不被看好,几乎所有方面都和温文尔雅的雷吉·琼斯截然不同。不过接下去的20年,韦尔奇成为了全球第一CEO,证明了当初选择的正确。
        杰克·韦尔奇1960年加入通用,1981年成为通用的CEO,1994年开始了历时6载的接班人选拔工作。韦尔奇在自传中说,“选择接班人工作不仅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而且是我面临过最困难也是最痛苦的选择。整个过程几乎让我发疯,给我带来了无数个难以成眠之夜"。从最初的24名候选人、到8 人、到3人,最终1982年加入通用电器的杰夫·伊梅尔特成为董事长兼CEO。
        媒体喜欢渲染慧眼如炬的伯乐、日行千里的良驹,不自觉地忽视了企业自身文化的力量。确实有拯救了企业的CEO,但是更有成就了CEO的企业。从斯隆、韦尔奇的自传中,也能看出一个有底蕴的企业,如何帮助管理者从青涩走向成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登上通用舞台的是另外11个人中之一,谁说不会是另外一个大企业家呢。
        最近几年,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管频繁变动,倒下的CEO不计其数。对于成熟的企业,这些都只是企业发展中的插曲而已,不会左右企业的生死。CEO的名望如何并不重要,实现不了绩效目标,立马换人,总能找到合适的继承者。这也是德鲁克强调实践为先、绩效为王的本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