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能为百姓出行提供快捷服务,提高效率。近年来,建阳市法院注重保障农民工讨薪、赡养、抚养、交通事故赔偿等涉民生案件中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打造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司法BRT”审判模式。
据统计,2014年以来,建阳市法院启动“司法BRT”审判模式,共审结农民工讨薪、赡养、抚养、交通事故赔偿案件360件,涉及标的1900多万元,案件平均审理天数20日,同比减少41.17%。
架起便民连接线
为了让涉民生案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建阳市法院建立了11个法官民意联系点,聘请了38名司法联络员,架起化解涉民生案件的司法连接线。2014年,该院共诉前化解案件123件,调解案件114件,为众多困难群众减轻了诉累。
“感谢法官的帮忙,让我们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也有信心继续在建阳打工。”3月2日,刚从四川老家回到建阳打工的农民工小陈说。就在春节前,他通过建阳市法院成功地领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春节前夕,100多名农民工来到建阳市政府上访,要求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支付拖欠工资200余万元。
该案通过法官民意联系点转至建阳市法院后,该院工作人员迅速开展诉前化解工作,仅用三天时间就促成涉案当事人自愿变通保全措施,将冻结的银行存款120万余元转入市人社局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之后,工作人员还与该房地产公司沟通协商,督促该公司自筹资金,最终补上资金缺口,让农民工全额领到工资。
开通绿色专用道
“没想到法院立案如此方便,法官还帮我准备材料,真是遇到好人了。”3月1日,王老太对记者提起立案庭的服务,便一个劲地夸奖。
建阳市法院针对涉民生案件开通“专人管、当天立、当日办”的专用立案通道,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王老太就是该通道的受益者。生有4名子女的王老太,却感受不到子女的孝顺。在多次讨要赡养费无果的情况下,已近90高龄的她,无奈之下向法院寻求帮助。
一见到陈老太,陈法官连忙起身,搀扶她坐下,随后,仔细地听她讲述自己的“辛酸事”。按照王老太的口述,陈法官帮其写好诉状,并为其复印身份证、户口本,同时联系社区干部,当天便立好案件并移送到审判业务部门。临近下班时,开庭传票便已经在送往王老太几名子女的路上。
“专用通道的开通,目的就是为特殊群体提供特殊服务,做到专人专管、当日立案、当日移送审理,以最快速度进入审理阶段。”立案庭张庭长说。
缩短审执时间表
“这几千块钱我讨了一年都拿不到,没想到,刚到法院没几天,钱就拿到了。你们法院这个小额速裁真不赖!”不久前刚拿回欠款的老刘高兴地说。老刘是建阳市法院通过小额速裁审结的一起案件的原告。
对于涉民生案件,建阳市法院要求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基础上,能简则简、快审快结,尽可能缩短涉民生案件的审理执行期限,提高效率。
在处理涉诉标的额较小的民生案件时,该院结合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的小额诉讼程序,推出小额速裁工作法。一方面,简化程序,切实方便群众诉讼;另一方面,坚持司法为民,用调处助力和谐。在案件审理中,法官根据案情发展随时把握调解时机,尽最大努力促使当事人通过和谐方式解决纠纷。
打造诉讼低成本
“感谢法院,让我没钱也能打得起这场官司!”去年底,刘某在建阳市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感激地说。
刘某因一起交通事故导致多处伤残,根据认定,对方负事故全部责任。然而,对方及保险公司垫付的治疗费远远不够。刘某东拼西凑,勉强治疗完毕,却已负债累累。
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了解情况后,建议刘某向法院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并告知其需要准备的相关材料。几天后,再次来到法院的刘某很快办好了缓交诉讼费的手续。
这一切,得益于建阳市法院为涉民生案件打造的“低成本”诉讼模式。为了切实保障涉民生案件中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该院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让“有理无钱”的人也打得起官司。据了解,仅2014年,该院就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81.48万元。同时,该院还设立10万元的司法救助基金,2014年共对8个案件的16名特困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9.9万元。东南网3月6日讯 BRT(即快速公交)
(东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