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近日出席2012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时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加快“五个转变”。具体如下:
一是融资渠道要从单纯的债务融资向多元化融资模式转变。要更加充分地利用股票市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渠道融资,推动解决小微企业“借不到,借不起,借不长”等问题。
二是担保体系要从单纯的商业性担保向政策性担保转变。要加快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担保机构的风险缓释功能,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是创新创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要从完全依靠自主积累向部分依靠财政贴息转变。针对这些企业孵化期长、商业风险大等问题,要加大专项补贴力度,并部分补贴到银行,推动破解融资障碍。
四是金融机构要从单纯的融资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要根据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量身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全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五是政策支持重点要从中小企业向小微企业转变。实践表明,真正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境的主要是小微企业。接下来,将推动银行业根据新的企业划型标准,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阎庆民指出,实践表明,要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社会满意度,就要把握好“机构为主、机制为重、政策引领、目标先导”这四项重点。
“机构为主”主要就是积极推动设立专营机构。目前,已有100多家商业银行成立了专营机构,较好地发挥了小微企业服务先锋作用;中小商业银行加快设立专业支行、特色网点,不少已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品牌;近年新设的800多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成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重要生力军。
“机制为重”主要就是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建设。近年来,一直大力推动建立专门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培训机制和违约通报机制,近期还积极创新还款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政策引领”主要就是积极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差异化监管政策措施,如适当调整机构业务准入,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允许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等(截至今年10月末,已批复小微企业金融债3195亿元)。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的内生自觉和内在潜力。
“目标先导”主要就是积极推动信贷目标落实。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及时提出小微企业信贷持续增长目标。截至今年10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3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72%,连续三年实现持续增长目标。(编辑:谢海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