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6|回复: 0

青岛团市委“四化”体系打造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新模式

发表于 2009-7-3 06:03: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以来,针对青年就业创业的现实需求和团的中心工作,团青岛市委全力以赴做好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把团的组织运行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把团的社会化动员方式与争取行政支持方式结合起来,举全团之力开展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建立和完善了以“立体化形态、社会化动员、市场化运作、机制化建设”为主体的“四化”工作体系,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一、完善立体化组织形态,以有形组织载体引领青年就业创业
    根据共青团服务青年的社会化动员机制和青年群众工作方法,我们强化组织建设、完善组织形态,逐步形成了以组织动员为保障、社会动员为纽带、阵地建设为依托、孵化基地为延伸的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立体化工作形态。
在团的组织动员领域,团市委成立了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科学领导机制。建立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目标责任体系,并从制度设计入手,设立了信息上报制度、工作调度会制度、简报通报制度、考核奖罚制度,强化对此项工作的部署、调度和落实。全市各级团组织也相继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青年就业创业全市一盘棋的格局。
在社会动员领域,成立了青岛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团结和凝聚了大批热心帮扶青年创业就业的社会人士和创业青年,为青年创业打造了有形化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着手筹备成立YBC青岛办公室,打造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化项目运作和创业支持体系,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
    在阵地建设领域,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市场化和公益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介绍、创业孵化、劳务派遣、技能培训等工作,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拓展和延伸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手臂和渠道。围绕孵化基地建设,我们依托1919创意园、国际工艺品城、拓谱学院等场所,建设青年创业慧谷和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青年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咨询、代理、市场等一系列服务。
    二、构建社会化培训体系,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教育
    我们根据青年不同层次的需求,动员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和人力资源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推出“创业启航”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计划,打造多级培训体系。
    一是开展SYB创业培训。依托市团校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争取劳动局的培训资质,配备专门讲师,为青年开展“SYB”培训。通过媒体发布、社会报名的方式,向城市青年推出这一培训课程。目前市团校已经开设两期SYB班,有50名学员参与学习。同时,各区市也相继开设了不同规模的SYB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团市委将依托创业中心,为青年提供项目支持、创业孵化等系列服务。
    二是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我们针对城市青年,联合全市35家资深培训机构分批推出73门免费培训课程,内容涉及职业规划、计算机、英文、美容美发、服装制作、育儿、家电维修、装饰装修、数控加工等领域,循环开课。这批课程以推动就业为基础,将着力点放在结合具体行业的创业指导上,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性和可行性。迄今为止,所有课程都已经开课,授课达到1000余课时,已经参与培训并受益的青年超过3000人。
    三是开展青年创业讲堂,帮助青年学习成功创业经验。我们邀请成功企业家、青年创业典型以及专家学者等进社区、进高校,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历,传授求职技巧和创业技能,帮助广大青年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增强自主创业意识。目前,活动已在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以及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开发区等校园和社区开展了十余次巡讲活动,为数千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培训,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
团市委“创业启航”免费培训套餐根据青年在创业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并根据创业青年的发展情况,予以“导师带徒”式的帮扶,为创业青年安排创业导师、政策导师和法律导师,在青年创业的道路上提供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青年创业的成功率。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我们编印了《青年创业培训套票》,青年持票可参加团市委提供的各类培训,同时还启动了青年就业创业网上培训基地(www.zsbanlv.com/youth),随时公布各类培训课程和活动安排。
    三、搭建社会化见习平台,切实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开展以来,团市委充分发挥团的社会化动员优势,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广泛发动,多方争取,在符合条件且意愿积极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建立“见习基地”。一方面争取各类团内经济资源的支持,广泛联系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青联委员、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青年代表,在其所在企业中建立见习基地,进一步彰显先进青年代表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行业主管单位、各行业协会的力量,分批次、分类别建立见习基地。先后联合青岛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青岛市人民银行等行业和协会的资源优势,在银行系统、私营个体行业等广泛建立了见习基地。截止目前,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03个,提供见习岗位近4000个。
    见习基地建立之后,团市委采取社会化渠道及时发布信息、组织报名、招聘对接、推荐入驻,使见习基地开始有序运转。一是广泛发布见习基地信息,通过网站、报纸、文件通知等方式,把见习基地的岗位信息向青年发布,使他们了解岗位数量和岗位需求;二是实施网上对接,建立专门的见习基地网站,可以实现网上报名、网上审核、网上对接,使对接工作更加便捷和有效;三是发动基层团组织通过联系劳动部门、人力资源市场、高校、街道、社区,积极掌握有见习意向的青年信息,主动与他们联系,为他们参与见习活动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四是举行见习岗位专场招聘会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校园行”活动,方便有见习意向的青年和见习基地进行直接对接。4月11日,团市委举办了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岗位招聘会,组织60余家见习基地和数千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失业青年、青年农民工参加了此次招聘会,五百余名青年现场与见习基地达成见习意向。4月29日启动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校园行”系列活动,组织各见习基地的招聘代表走进各高校校园,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开展从就业培训、岗位推介到岗位招聘的一系列服务,为青年参加见习活动搭建了更为直接便捷的平台,也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树立观念、增长经验、提高能力的课堂。
    四、遵循市场化创业规律,全力打造青年创业服务链条
在服务青年创业过程中,团青岛市委积极探索青年创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市场运行规律,积极开发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场所、拓展市场渠道,为青年创业打造一条龙式系列服务。
    积极开发创业项目,实现创业项目与青年的有效对接。在市场导向下,通过企业合作、社会征集等渠道,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100余个,采取减免加盟连锁费、管理费、保证金、免费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等方式,帮助青年创办一批以产品代销、饮食连锁、零售、电子商务等为主要形式的小企业。为了实现创业项目的无缝对接,团市委多次举办青年创业项目推介会,并在《青岛早报》开设专栏刊登创业项目信息。
整合创业店铺,实施“青年百店创业计划”。针对青年创业起步阶段资金不足的困难,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创业提供“零租金”的店铺,降低青年创业门槛。先后联合爱购商城、富地商城、青岛国际工艺品城、青岛出口展销街、青岛外贸城等多家商业机构,为青年提供减免3个月到一年半不等的租金优惠,并在减免租金期间, 为创业青年支付工商、税务方面的费用,使创业青年以更低的门槛、更高的优惠走上创业之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团市委帮助各商场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提供了商场的知名度,提升了人气,实现了商城与创业青年的双赢。
    拓展销售渠道,提供网络销售平台。在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项目和创业场所的基础上,为使起步阶段的创业者巩固创业成果,提高创业成功率,团市委又为青年提供网络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订单。联合“灵秀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从采购、销售、物流、结算一系列的电子销售渠道,并提供功能齐全的独立网站,实行统一推广和宣传。联合海尔集团实施了“一台电脑助百万大学生创业计划”,充分利用了海尔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配送、售后等方面的优势,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需要投入资金、没有产品积压,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网上创业的成功率。而企业则通过和高校合作,充分拓展了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了管理风险,开辟了营销的新模式。目前,各高校和12个区市均开通了申请和管理平台,现已有600余名青年加入这一创业项目,累计销售额50000元。
    五、健全机制化服务模式,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帮助青年创业,建立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打造服务平台,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实施规范化服务机制。
    一是建立金融支持青年就业创业机制。团市委联合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共同发布了青岛市金融支持青年就业创业指导意见,提出了集金融知识培训、创业项目信用培育、创业贷款扶持、就业创业见习、优秀人才举荐、导向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综合性、长期性金融支持计划,以增强对失业青年、高校毕业生和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企业吸纳和稳定人员,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二是建立青年创业项目信用培育机制。团市委联合各银行机构制定青年创业项目信用培育计划,建立青年创业项目跟踪服务和个人信用档案,对信用记录好的个人,根据创业项目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帮助创业项目做好做强。加强与金融与团市委青年创业平台的联动,对团市委推荐的青年创业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和服务,经考察符合贷款条件的,优先给予贷款支持。
    三是完善创业贷款扶持机制。突出了以小额担保贷款、金智惠民创业贷款、商业性个人创业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同时加大对吸纳青年就业较多、发展前景较好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以及被授予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称号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担保方式、审批程序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联合农信社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扶持,2009年第一季度已发放贷款501万。
    四是建立各行业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机制。为帮助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扶持,团市委成立了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团,下设十二区市以及劳动、民政、教育、司法、工商、地税、金融、高级技工学校等共20个分团,通过发挥各行业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切实提高青年服务团的组织、管理、协调、运作水平,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努力拓宽服务渠道,增加服务项目,为青年创业和就业提供信息咨询、政策介绍、职业指导、岗位介绍、项目引导、资金支持、心理辅导、权益维护等方面服务。
摘自:山东共青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