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回复: 0

中金离大摩还有多远

发表于 2015-3-8 23:39: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投资银行界,摩根士丹利,也就是坊间俗称的“大摩”,可能是很多同行仰视的一座高山,那么在中国会出现这样的企业吗?其实,中金公司被视为国内最接近华尔街的投行,自成立之初就被寄予了厚望。

    作为中国第一家合资投行,中金公司在1995年通过了国务院的特别审批正式成立,由中国建设银行携手大摩等多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而中金公司之所以被如此看好,也是因为这个外资股东--大摩的来头实在太大了。

    大摩脱胎于摩根财团,后者创立于维多利亚时期,在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超过150年。从1935年大摩成立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哪个投资银行能与之相提并论,其客户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头中的6个,美国十大公司的7个。而网景(Netscape)、苹果、谷歌这些互联网巨头也都是由大摩承销上市的。

    而脱胎于大摩的中金,在一开始就嫁接了大摩良好的基因。成立初期,大摩曾向中金公司派驻了多名员工,2002年之前的五任总裁也都由大摩委派,并为中金公司培训员工,积极参与中金公司日常运作,使中金公司迅速形成了一套可以媲美外资投行的业务标准。

    1997年,初出茅庐的中金公司完成了首个大型项目,帮助中国电信在香港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42亿美元,在此以后,中金公司一直在中国国企海外上市和跨境并购提供咨询服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中石油、中石化、中国联通、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超大型国企的境外上市均由中金承销。1997年至2009年中国公司海外IPO,中金公司承销了788.2亿美元,比第二名瑞银多出近40%,同期国内A股IPO发行承销金额也以5,424亿元人民币独居鳌头,几乎相当于第二名和第三名承销金额之和!

    2009年中金公司凭借股票承销金额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簿记行,2010年中金公司更是成功协助一家新加坡籍公司在新加坡市场上市。

    那么这耀眼的成绩单是不是代表着中金公司实现了大跃进,完成了赶英超美,离大摩不再遥远呢?

    其实,就投行而言,这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关系密集型产业,相应的最重要的三个竞争力是:资本、价值发现能力和关系。

    中金作为特殊背景的本土企业,无论是与国内各大企业高层还是和各级政府,关系并不缺乏,同时,一些投行项目如市场环境不好时的承销,需要大量资金保证,这也不是问题。其短板在于价值发现能力,这是有待中金继续提高和完善的。

    脱胎于大摩的中金,按欧美投行惯例,设置了主要的业务部门:投资银行部、资本市场部、销售交易部、研究部、固定收益部与资产管理部。

    在成熟的市场上,资产管理业务应该是投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根据数据显示,在全球资产管理行业45.1万名财务顾问之中,12%服务于大摩等前四大券商。而在全球资产管理市场12.4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中,38%都由这四家券商管理。

    然而,中金却过于依赖一级市场IBD收入的业务模式,这在在中国投行市场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下,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也暴露出中金在最需要价值发现能力的资产管理业务上的相对薄弱。

    尤其,中金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这块短板面临着起步晚、规模小和投资人才储备不足的困难。要想在这一领域向大摩看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毕竟大摩早在1975年就成立了单独的资产管理部,足足比中金早了27年。

    当然,要缩小这近30年的差距,中金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2010年2月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项规定,把国内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意味着中金资产管理业务的进度将大大提速,募集资金前只需要进行告知性备案管理即可。而且随着政策“松绑”和中金对资产管理业务扶持力度的加大,中金旗下的理财产品业务将呈几何形态增长。



来源: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