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舜网
本报7月2日讯(记者王彬)本报6月29日报道了市民张女士遭遇恶作剧,有人在网上以她的名义卖房,还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结果每天接到几十个电话,给其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记者今天采访了解到,虽然频频受到骚扰,可张女士在维权时遇到了困难:派出所答复不够立案情况,网警说不立案就没法调查,这可怎么办呢?
今天上午,张女士来到户口地所在的泺源派出所报案。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张女士遇到的情况和侮辱性骚扰不一样,属于民事案件,即使调查出结果来他们也没法处理当事人,建议张女士自行找网站申请删除信息,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骚扰可与派出所联系。张女士又与网警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如果派出所不立案,他们没有权利进行调查。
直到现在每天还能接到几十个电话,可为什么就没法维权呢?张女士感到很不解,“我就是想调查一下这到底是谁在背后搞恶作剧,如果按派出所说的先删除了信息,那我就没办法来维权了?”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他知道至少有3家网站发布了这些虚假信息。
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的樊德祥律师表示,类似的事件情况很普遍,光靠公安机关是管不过来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还在个人信息保护上,现在很多网站其实和中介的性质差不多,可以随便发布信息,虽然有些网站发布了免责条款,但是这是不能免责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网站对发表的帖子及信息监管不严,或者说根本就不监管,所以滋生了很多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案件,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应该从根源入手,加强网上信息的监督。
那么难以立案,张女士该如何维权呢?樊德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张女士可以起诉网站,由发布信息的网站删除信息,并调查出到底是谁发布的信息,给张女士进行赔偿,“但一旦这样就要进入缓慢的司法程序,维权的代价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