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回复: 0

高钦朋:技能,源自敏锐和创新

发表于 2015-3-9 13:55: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平头、小眼睛,面带微笑,言语不多。这是张集矿通防工区瓦斯检查工高钦朋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身高不到1米7的他,一个班要跑近20里路,一年就是6000多里,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
    去年底,高钦朋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作为一名普通的瓦斯员,他获得这份殊荣并不意外。翻开他的履历,书写的都是勤奋、钻研和敬业。20年来,他先后获得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徐州市“优秀技术能手”、徐矿集团“十佳技能标兵”、徐矿集团劳动模范、徐矿集团第七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20年来,我在工作中是越干越谨慎,越干越胆小了!”接受采访时的高钦朋对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一通三防”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瓦斯检查又是通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与高钦朋一个班的有11名瓦斯员,作为副班长的他,从来都是挑选最关键、最艰苦的线路和头面进行巡查,因此在班组里有很高的威信。该矿7427工作面,巷道较高,局部通风距离长、风袋老化、破口多,高钦朋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及时缝补风袋,从迎头延接风袋开始,坚决做到细、牢、平、稳、直。随着供风距离的延长,后面风袋的负压随之增大,一些隐形破口逐渐显现出来。高钦朋细心查找每一处破口,认真缝补,保证补好的风袋达到“耳听无声音、手摸无感觉”的标准。该工作面在徐矿集团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中,作为样板化工程在全集团推广。
     工作中的高钦朋是个有心人,善于总结经验,乐于技术创新。在该矿9403工作面开采期间,由于该面煤的变质程度高、透气性差,尽管采取了煤层注水等措施,但落煤时仍然存在煤尘大的问题,导致上隅角材料道瓦斯浓度变化。高钦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研究摸索,他和矿相关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并制作了气化喷雾降尘器装置,即在原有压风管上设计加装了一个喷水管,使风水同时喷出,既降低了煤尘,又有效控制了瓦斯。该装置的用水量是原有喷雾装置的十分之一,降尘效果提高了数倍。     为了进一步减少采煤工作面产尘量,高钦朋还提出了实施工作面两道长孔注水工艺的技术方案,实施后效果明显。同时,他还与工区技术人员一起利用杠杆原理,研制了 风门开启装置,解决了风门两端风压差大、人力开启风门困难的现象,既省时又省力。针对高瓦斯地区的掘进工作面放炮时,炮烟中瓦斯和有害气体含量相对较高的危险现象,高钦朋有了设计炮烟收集器的设想。于是,他在废品堆中找到一些6寸的纳米管,在管壁周围钻上三花孔,横置在巷道顶板上,一端与主抽放管连接,用开关控制,另一端封实,并钻多个三花孔,放炮前打开瓦垄抽炮烟以及炮烟中的瓦斯量,有效杜绝了迎头放炮时瓦斯涌出量大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并降低了回风流中的炮烟量,大大减轻了炮烟对人体的伤害。
     多年来,高钦朋参与了多项技术革新项目,其中,气化喷雾装置、风门开启装置、风窗防风流逆转装置、煤层长孔注水技术、工作面回风隅角埋管抽放瓦斯技术以及掘进工作面炮烟收集器等多项成果在徐矿集团推广应用。
    虽然高钦朋的岗位技能日渐精湛,但他丝毫没有将其作为“独门秘籍”深藏不漏。为了提高工区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高钦朋主动配合技术人员组织技能培训,主动上讲台“传经送宝”。他还摸索出“三点三结合”的传授技艺法,即在日常工作时学习刻苦点、工作认真点、传授诚恳点。在传授技艺时,采取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整体培训与重点辅导相结合、口头讲解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在与新分配的技校生“结对子帮扶”活动中,别的师傅都挑选底子好的徒弟,可高钦朋却乐于从技术薄弱的职工带起。带徒过程中,高钦朋不仅做技术的传授者,更乐于做引路人。除了在工作现场手把手讲解外,他还经常深入徒弟们的宿舍谈心交流,切磋技艺。几年来,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传帮带”的7名技校生中,有3名晋升为高级工,4名晋升为中级工,都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瓦斯检查工,为保障矿井通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喻振洪  闫丽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