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9|回复: 2

追求文人趣味 两宋玉器别开生面

发表于 2015-3-9 21:13: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追求文人趣味 两宋玉器别开生面
  古玉品鉴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个朝代,军事上积弱无为,北宋与辽、金、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元的对峙,长期处在下风,而文化、艺术和科技,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宋词、宋瓷、宋人书画、宋版书等,至今仍被视为同类型中难以企及的标杆。宋代玉器,同样成就不凡。

  宋代玉器出土总量不大,其用料不及唐、五代讲究,器型、纹饰乃至雕琢工艺,主要承袭唐、五代衣钵,但也有不少突破。如写实的花鸟题材玉器,颇成风气,多见口衔瑞草、展翅飞翔的瑞鸟,以及折枝花卉,虽然不及唐、五代浑厚饱满,但受文人画的影响,注重细节的写实,并且采用层次感更为丰富的多层镂雕技法,应物象形,形神兼备。又如受金石学影响的仿古玉作,种类繁多,而仿古的目的,有着明确的时代追求和文人旨趣。写实与仿古,也成为宋代以后玉雕的两条主线。

  所有器物没有半点粗制滥造的迹象,是宋代玉雕的一大特征。对于动物与人的处理,宋代关注动作与表情,追求质感。狮兽一类,常伏地小憩,温顺恬静,神态与汉唐的昂扬威武相去甚远。人物不见唐代胡人伎乐纹的粗犷草率,五官、服饰,精雕细刻。如南宋赵仲湮墓出土玉带板上的人物,以浅浮雕结合细阴线表现,本是最传统的玉雕技法,但宋人以其细腻流畅、柔润绵长、纹丝不乱的超级细线条,硬是营造出了类似白描的人物画效果,宋人心目中的魏晋风度呼之欲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7:38:57 | 查看全部
最近因家事 不能正常上网,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08:45:32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