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4|回复: 0

立足乡土推扶贫 狠抓党建促致富

发表于 2015-3-10 16:56: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元宵节刚过,在会泽县大井镇的田间地头已是一片生机盎然和农民忙碌的景象,一阵阵温暖的和风不仅吹皱牛栏江那一江春水,也吹绿了两岸万亩农田里的特色农业,更吹开无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张张笑脸。

2013年大井镇被列为省级新增整乡推进试点乡镇之一后,大井镇坚持以产业建设为中心、民生改善为重点、基层党建为保证,围绕建设“立体庄园,绿色大井”这一主题,以扶贫攻坚为主抓手,“整乡推进”为主战场,实施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庄园建设、农村片区综合体、生态治理产业化、民生保障服务、人才素质培训、基层党建同推进“七大”工程,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取得明显效果。

优化党建带扶贫

“扶贫开发在哪里,基层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大井镇党委书记刘科兵坚定地对记者说:“健全基层组织,完善服务体系,在每个行政村设立党组织,村民小组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设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纳入邻近村民小组党支部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从选种、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再到销售等环节,基层党组织的身影无处不在。在品种引进环节,根据每个自然村的地域等特点,引进不同的产量高、质量好的新品种供农户种植,从源头上把好关;在种植和管理中,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自身的能力和本领,不断加强期间的技术指导。自己懂的就直接入园下地,遇到不懂的就翻书、上网查资料或者请“专家”来讲解,同时还积极引导种植农户自己加强农业科技的学习与运用;销售是许多农户最为头疼的事,由于以前的种植模式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种种原因,许多人是种得出来、卖不出去,严重影响了规模化种植的积极性。为此,基层党组织主动出击、积极作为,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企协联建等方式,组建销售协会、专业合作社等销售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引进客商,让农户的产品远销省内外,实现真正的增收致富。

加大扶贫促党建

走进马鞍村,除了村委会明亮宽敞的办公楼和功能完善的活动中心外,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要数展板上那一幅幅瓜、果、蔬的照片了。照片中展示了当地的“栏江”、“黄梨”等特色品牌蔬菜。

村委会主任高明绍说:“马鞍村位于大井镇西南部,牛栏江穿境而过,有731户2592人,其中贫困人口450户1730人,有耕地1761亩,人均耕地少,土地品质差,属大井镇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但通过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不断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了一大批特色种养殖业,一大批农民实现了增收,新建25立方米小水窖194个、总容量4850立方米,完成新修、维修村组公路5条19公里,种植经济林果500亩……一组组数据背后不知道凝聚着多少当地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心血。”

大井镇立足于镇情,从人民群众当前困难实际和迫切需求出发,紧扣山区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症下药,结合各村贫困实际和需求实施精准扶贫。通过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形成镇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构建近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发展有潜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扶贫工作。

通过扶贫开发工作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基层党员干部主动帮扶,田间地头“土专家”“田秀才”的身影明显增多,时不时在村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几场交流会、培训会,切实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也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本领。

扶贫党建双推进

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的落脚点在“农民”,农民的日子过得咋样,钱袋子鼓不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不高等都是最终直接检验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效果的关键。

大井镇坚持以整乡推进为主线,以整体脱贫为核心,按照“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的总要求,着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力争建设成和谐、富裕、幸福大井。同时积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资源优化、服务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依托庄园经济,在蔬菜、蚕桑、食用玫瑰等产业上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带动作用,为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在这方面,种植大户陈有德可是深有体会,他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208亩提子,今年恰好进入丰产期。他说:“这些地以前都是种包谷和洋芋,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几千块钱,现在我把他们的土地流转过来,他们在闲暇之时可以来我这里打打零工,增加收入,同时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