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1|回复: 0

回  家

发表于 2015-3-10 21:20: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  家
洛坝集团办公室  黄颖

三个月没回家了,说具体点是三个月没见母亲了,除工作实在太忙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尽了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而忽视了儿子应赡养母亲的义务,总想着忙过这一段时间就回去看母亲,但忙过之后还是忙,而想回家的这种感情却愈来愈浓了。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火烧,若不回一次家,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前几天我回了一趟家。
到了家,推开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还不到白露,天气不是很凉,我还穿着短袖,但母亲已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她提着茶壶不知该放到哪儿。我很不解,我是她的儿子,她慌什么?但我又一想,也许是母亲老了,也许是我来得太突然,也许是我和母亲相隔的时间太长了吧?
母亲决定蒸红苕。在父亲生前自制的炉膛里搭上锅,倒上水,放上洗净的红苕,生上火。柴草很干,火烧的很旺。
“吃过饭就走吗?”母亲问。前几次回家我一直是吃过饭就走。
我说:“不,这次我住几天,陪您唠一唠多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那就好,那就好,” 话语里充满惊喜。接着又说“你二哥一家去看他岳母去了,过几天才回来。”
红苕蒸熟了,剥了皮,如蛋黄一般。很绵,很甜,甜的和奶一样。
母亲和我一起剥红苕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晚上,和母亲唠了很久。母亲说:“你到你二哥家床上去睡吧,妈睡惯了土炕。”
我说:“除了妈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给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未回家时的万语千言也想给母亲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岁月已使母子间很隔膜了。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时,小饭桌已放在身边:“酥油馍、炒茶给你准备好了,吃点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摆好了酥油馍、煨好的炒茶。
最早,母亲给父亲煨茶, 如今又给他的儿子煨茶,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几天,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您快把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妈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母亲的话,我心中竟生出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你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餐,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走进门,看到炉膛前烧水的母亲,脸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牙齿早已脱落,安的全是假牙,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才想起母亲今年已75岁了,不禁眼眶又是一热。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和我又唠了许多家常:谁家的儿子外出打工引来了一个媳妇;谁家的女儿出嫁后生了一对双胞胎;谁家的儿子自小就有癫痫病,他爸为给儿子治病外出打工,前几天出事了,人没抢救下……。母亲说的人我已大多数不认识,但我还是很有兴趣地听着---我知道,在父亲离开我们这整整的7年里,特别是到了晚上,陪伴母亲的除了黑夜,就是寂寞和孤独。
后半夜,为我吃啥喝啥忙碌了一天的母亲睡着了,我却睡意全无:母亲一辈子生了我们兄弟五个,长大后除了大家从小都不看好、又最没出息、又心地善良、憨厚老实的二哥一家在无怨无悔地照料母亲外,其余的兄弟(包括父母最偏爱的我)都像长大的山雀远走高飞,顾着自己安逸舒适的小家,每到逢年过节才回一趟家。
人生七十古来稀。假如母亲再活上十年,我三个月回一次家,十年还能回来几趟?想到这,我转身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眼眶一热,泪水终于禁不住热热地流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