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8|回复: 1

别让制造成粗制滥造(“独家视线”栏目稿件)

发表于 2015-3-12 19:23: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今,有些企业或企业员工真是很不敬业,难怪有人调侃“与其说‘中国制造’,不如说‘中国粗制滥造’”特别是出版印刷业,简直到了“无错不成书”的地步。
        前不久在“2014北京书市”买了一本蓝棣之先生著的《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松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06年7月第1次印刷)的,错得离谱。
         正当我聚精会神地拜读该书其中的“巴金:《家》”第109页时,越读越觉得不对劲,原来是下文断裂,110不见了,冷不丁跳到114页后面去了,读着读着,114页后面突然又返回到112页前面,刚读到末尾,又一个几级跳,跳到了125页,忽然又跳到了130页。后面的几篇如《息园》、《寒夜》等跳得就更加频繁……
        就这样跳来跳去,跳得人头昏眼花心发慌!跳得我一点读书的兴致都没有了。因为,好书都想一股作气读完……可这一股“气”,却被那一而再,再而三的差错,全给气跑了,气散了!
        我想,“现代文学经典”尚且如此,那一般的普通读物就更可想而知,大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都错成这样,那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简直不堪设想。我曾经就买过一本“中州xx出版社出版”的读物,那质量与当年居委会油印的“居民须知”不相上下。
         我仔细翻看了一下这本书的印数:1-3000。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买的这一册有错,还是那3000都统统有错?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一人如此较真,还是他人压根儿就不当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08:33:53 | 查看全部
要充分衡量“修旧利废”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