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专访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庆国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北京3月12日讯:2015年3月3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2015全国两会在京召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国资国企改革”成为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5年中国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大”,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近40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今年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庆国表示自己对科技创新尤为关注,表示自己听了报告非常激动,并深受鼓舞。
科技创新关乎国计民生,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兴起,中国选择了以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的驱动力,卢庆国对此深刻感到紧迫感、使命感、甚至危机感。
“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必不可少,不论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企业的持续发展。”卢庆国说。
过去,中国的很多企业,一个企业就着一个产品一直生产运营,产品兴旺时,企业发展就好,但是产品生命周期一旦结束,企业就面临危机。“所以,没有创新,企业和产业就没有明天,产业升级必须要靠科技创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不可缺少科技创新。”卢庆国说。
“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 从报告中,卢庆国了解到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这让他很是欣慰。
他表示,目前多数科研资源和力量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项目、人才也都集中于此,但是让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将这些科研力量多倾斜于企业,将更容易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
为此,卢庆国呼吁,加大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李远 郑艳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