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1|回复: 5

[深圳人文] 深圳文化理念领先全国:让文化温暖浸润每个深圳人

发表于 2015-3-13 08:35: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jpg
深圳居民平均每周图书阅读率为63.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jpg   
“深圳十大观念”已成为深圳文化名片中的闪光点。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化的第一句话是:“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无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终极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人感受文化力量,享受文化福利,提升文化底蕴。观察一座城市的文化,可以有许多角度。但对于深圳这座移民城市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远观近望,核心点和关键词都非常明确,那就是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的寻梦之旅中,有一条明确的脉络:让每一个深圳人在文化温暖中筑梦圆梦,让每一个人都能共享和共创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深圳实践”以关注个体文化权利实现为鲜明特色,让市民对城市产生“根”的依恋,这无疑是深圳最大的价值与魅力。“十大观念”、“全民阅读”、“设计之都”、“文化权利”……扫瞄这一个个耀眼的深圳文化名片,市民共享与共创始终是最闪亮的元素与核心。

当“实现”与“市民文化权利”相结合,当文化能量渗透和浸润市民的每一天,当深圳成为文化创新的主场,城市文化发展思路清晰可见。2015年,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建立35周年,持续领先的文化理念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文化名片之一:观念领先沉淀“十大观念”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圳表达”

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深圳第四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梅开四度,缘于深圳的观念领先。一座城市被人尊重,不仅在于其创造的经济价值,更在于其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和持久梦想,更在于其先进的文明样式、高尚的人文精神。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这个所谓“陌生人社会”的城市,靠着观念引领,自发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间力量:关爱他人,焕发正能量。几天前,家住龙岗区布吉街道青青家园小区的16岁自闭症男孩伟伟在小区内走失。通过“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在网络、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发布的寻人启事很快就引来了十余万网友的转发及关注,深圳多家媒体和新闻网站均在关注伟伟的情况,不少私家车主自发路面巡逻,出租车司机则通过对讲设备,不停沟通讯息。最终在大家的合力帮助下,孩子终于被顺利找回。

深圳十大观念,源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时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经过市民网友和专家学者两个月的评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等当选。一条条萌生于深圳、闻名于全国的观念,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与文化坐标,成为深圳文化名片中的闪光点。

天南地北的人来到深圳,最懂得相互温暖的意义。一个个观念朴实无华,道出了移民之城的包容与博大。文化不是宏大叙事,不是被经济数字所抽象化的一种产业,它意味着个人文化权利的实现与张扬,丰富滋润了整个城市的气质。

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深圳则一直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深入探索。作为移民城市,深圳文化强市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在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升城市价值和市民素质。

多年来坚定推动“文化立市”战略的深圳,去年提出“深圳文化十大愿景”,勾勒出城市崭新的文化蓝图。其中的两个愿景“让深圳观念成为时代精神的领航者”、“让城市包容温暖每一个人”,均深刻体现了观念引领的力量和未来。

文化名片之二:理念领先推动“全民阅读”

为中国推进全民阅读做出宝贵探索

据统计,深圳图书馆年进馆人数达350万人次,日均入馆人数达1.2万,年均外借文献近370万册,年均办证量达8.5万张,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名列前茅;深圳居民平均每日阅读图书29.72分钟,每周图书阅读率为63.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民间阅读组织达100多家,人均购书量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

这里有亮灯时间最长的书店——24小时书吧7万小时不打烊;这里有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店——中心书城面积达8万平方米;这里有世界首台自助图书馆——成为市民家门口有永不关闭的“免费书房”;这里有最具影响力的好书榜——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榜成阅读风向标;这里的亲子阅读活动最火爆——深圳成为中国亲子阅读高地……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深圳阅读课题组组长吴予敏认为,热爱阅读正在成为深圳的时尚生活方式甚至“新民俗”。

2014年,深圳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倡导全民阅读”第一次写进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这其中都有深圳的力量、深圳的贡献,对坚持15年推动全民阅读的深圳是一个巨大激励。深圳不仅是经济建设排头兵,也是全民阅读的排头兵。

15年前,在这座城市发展的关键期,深圳通过举办读书月为其注入沁人心脾的诗书之气。 读书月以先进而朴素的理念引领全民阅读,“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理念成为支撑读书月开展的基本价值。到2014年,第15届读书月令深圳优雅转身,为中国推进全民阅读做出宝贵的探索。

在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深圳还注重每个阅读者、参与者、市民是如何提升自我、安顿自我,并将此转化为社会的力量,从而实现人文社会环境的优化。深圳读书月高贵坚持15年,让深圳CBD的“B”多了一层含义BOOK,即“书”。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表示,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应该在“民”字上下功夫——为民、知民、惠民、靠民。以前深圳被认为是一座经济城市,但是35年后,这座城市已经是一座文化城市,一座宜居城市,也是一座创意城市。

文化名片之三:创意领先凝结“设计之都”

催生城市想象力和市民创造力

全国两会正在京举行,“创客”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门词汇。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早上,一则写着“MAKE WITH SHENZHEN(与深圳共同创造)”的深圳“创客之城”巨幅广告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这是2015年深圳创客周的主题宣传,彰显了这座城市对“创造”的强烈渴望。据悉,深圳已经确定要把每年6月专门设立国际创客周,吸引全球创客。

创客之城,创意十二月,建筑双年展……这些深圳热词,无不体现了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全民力量,成为催生城市想象力和市民创造力的源泉。而设计之都花落鹏城,正是“文化立市”战略引领下,深圳文化发展中顶层设计与踏实探索水乳交融的典型案例。

2004年,深圳为文化发展提出了“设计之都”的新定位,致力于“用文化设计一个深圳”,壮大创意产业。2008年深圳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设计之都”的称号,成为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

创意文化不只是一种发展战略,还是一种城市情怀以及生活氛围。这座洋溢着创意气息的城市,不断吸引、孕育一批批有着文化追求的新深圳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意生态群。全市目前已有12万设计师和6000多家设计企业,工业设计市场份额占中国内地比重超50%,平面设计年产值达6亿元。

深厚的创意氛围不仅对设计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也让市民对城市产生浓浓依恋。每个人都是创意源,每个人都是设计师。谁能想到,一个严肃沉默的文艺保安也会变身“微缩家具手作者”。来自于河南汝州、在华侨城OCAT当代艺术中心做保安的靳二涛被浓厚的艺术和创意设计氛围包裹,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我以前在家做过木工,自己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动手做点小物件。看着创意市集上很多人都拿着原创的手工作品来摆摊,我就想起来用牙签做一些微缩的家具玩。”一次性筷子、502胶水、废弃的木夹板、寻常可见的牙签,最普通的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想,精细的计算,完美的连接,最终成为一件件微缩桌子、书架、八斗柜等物件,不乏使用功能。他的手工作品在T街创意市集的摊位上收获关注,也令他成为一个民间的创意达人。

创意与设计的最终旨归在于关怀人、服务人、激励人。在创意产业链上,市民就是激活城市创意潜能的细胞。先有富有创意的市民,后有充满活力的“创意之城”。

文化名片之四: 机制领先实现“文化权利”

建立市民可以广泛参与的制度文化

张赫宣,金池,李行亮,刘雅婷,苏梦玫……这些从深圳走出来的歌手,近年来相继登上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的舞台,吸引了乐迷和观众们的目光。“藏艺于民”是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突出特点,这些音乐人闯荡深圳,寻找梦想,参与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建设。

文化的活力在民间。唤起市民对一个城市自豪感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一种市民可以广泛参与的制度文化。深圳率先提出了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命题,把文化权利作为每个公民应该得到尊重和受到保护的权利, 以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利民举措、便民活动,让市民共享共创文化成果。

深圳在全国首创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率先实行高雅艺术票价补贴,让广大市民以零费用或低成本接受文化艺术熏陶。从读书月到“市民文化大讲堂”,从“美丽星期天”音乐会到“音乐下午茶”,层出不穷的各项公益文化活动,免费开放的文化场馆,提升着市民的文化品位。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表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存量,,还取决于今天的增量。如今,深圳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文化的暖阳照在每一个市民脸上。作为拥有1000多万外来建设者的城市,“草根”及其他边缘群体公平都享有文化的机会及条件。专门针对外来建设者举办的外来青工文化节、外来工文化服务工程以及劳务工图书馆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农民工服务品牌。

为了推动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实现均等化,今年深圳的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将向基层倾斜;推动文化贴身服务,加大前海和原特区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各区建立以书城为核心的文化服务综合体,打造十分钟文化圈、十公里文化圈。(深圳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3 09:50:08 | 查看全部
文化无所不在,打造深圳人文景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3 09:50:28 | 查看全部
问好云飞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3 15:10:58 | 查看全部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0:28:2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胡云峰于2015-03-13 09:50发表的  :
文化无所不在,打造深圳人文景观!
欢迎云峰老师有时间来深圳感受下文化深圳的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0:29:5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煤缘于2015-03-13 15:10发表的  :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要实现城市的发展,首先要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