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了在铜冶炼镌刻豫光的名字
——记股份公司玉川冶炼厂副厂长赵体茂
□艳梅 杨蔚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让豫光的双底炼铜技术,像炼铅技术一样,在多样的铜冶炼技术中开辟一条以豫光命名的新路。”2014年表彰大会上,赵体茂作为劳模代表慷慨陈词。
赵体茂,1975年出生在武陟县,1997年加入豫光,从2002年调入熔炼三厂开始,试产对于他来说早已不是新名词, 但唯独这一次,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辛,感受了刻骨铭心的焦虑,表达了发自肺腑的感谢。他说:是坚持和自信的性格使他走到了今天。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性格呢?
妻子眼中的——性格
其实,作为试产工作中杰出的功臣,我应该把他的艰难不易和突出成绩放在篇首,而不是对家人的采访,只是我想知道,和妻子相濡以沫十几年的他,在妻子眼中是一种怎样的性格。
赵体茂的妻子说:“从结婚到现在我几乎是陪着他一路试产过来的。熔炼三厂试产期间,他刚任硫酸工段副工段长,我待产。生孩子那天,出现难产,要求家属签字才能剖腹产,可医生到处找不到他,没办法,已经打完麻醉的我,只好爬起来自己在家属栏上签了字。后来才知道,当时的他正在一个角落里抄设备资料。生完孩子进病房后,每天晚上,他一边照顾我和孩子,一边在两个病床间窄小的空间里整理资料,护士‘可怜’他,帮他在医务室找了个角落。”
“直接炼铅厂试产的第一年冬天特别冷,虽然他已经是副厂长了,但我们一直没有买车,好多次半夜甚至凌晨,他给我打电话说没办法回来,我就给熟睡中的女儿掖好被子,把自己裹成胖乎乎的‘大熊猫’,骑着电动车去厂里接他回家。”
“玉川冶炼厂又开始试产了,比起之前的试产我们更是见不到他的人影,一个月不回家,再加一个月的早起晚归,闺女几乎俩月没见到她爸爸了。于是,我俩就趁着星期天一人骑辆自行车去‘山上’看他,去年总共去了三次。”
“无论在单位多么疲惫,回到家里,他会首先给女儿一个拥抱,然后去厨房陪我做饭,陪我说话,就是这些简单的动作,一直温暖着我们整个家庭。所以,在家里,他也是劳模。”
现在我知道,在妻子眼中他对工作是忘我的付出,是一种执着的性格。
与职工相处中的——性格
参加过去年股份公司论文发布会的人应该都记得,发布会上赵体茂不顾超时会造成扣分的规定,几次哽咽地为大家讲述试产中,那些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的职工们高强度额外的付出,强调这种硬邦邦的力量,兄弟般的情义,并弯腰对他们表示感谢。
个人采访中,他也为我们一一讲述了很多职工的感人故事:赵保才在恒邦学习的小旅馆流泪的夜晚,赵体茂说,交了这么多年的伙计,我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埋着这重重的责任。讲到刘红旗、丁王军这些炉上的班长,他现场让我们看了那些重60公斤的枪砖。他说,每个枪口七块砖,每块砖一个枪口下来需要6到8个小时才能打完,他们手套里全是血泡。还有一个月出勤54班的许亚丰,撵也撵不走的卫文学等。
“那些班长,很多都没有文凭,也不算年轻,甚至可以断定这辈子在豫光也只能是个班长,可他们依然是全身心地投入,热火朝天地干活,不分你我地为厂里分忧,然后疲惫不堪地靠着墙角休息。”
或许,整整一年,那些让他感动的职工以及无数感动的画面,是他心灵最大的收获。
这期间,也有些许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偷盗,它就像奋斗战线上极不和谐的风景,又像邪恶的幽灵一样,让你痛恨又烦躁。
有一次,一个明明偷了阳极铜的职工,因为没有被当场抓住赃物就是不承认,但为了保全他的声誉,赵体茂还是苦口婆心地与他沟通。
“如果我们报警,让你老婆扛着大肚子去派出所领你,你媳妇会怎么看你?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后,知道你曾经有这样的行为,你的孩子会怎么看你,你想过吗?”
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话后,那位职工起身对他说:“赵厂长,啥都别说了,我这就把东西放回去。”
如今,全厂有600余名职工,每位职工赵体茂都认识,90%的人他都能叫出名字。
在职工的眼中他是哥们,是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是有着热血男儿豪情和侠义的性格。
试产工作中的——性格
“其实,双底吹炼铜工艺虽然在行业上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我们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成功的冷铜锍试验,而这些足以让我们相信,双底炼铜这个新工艺的成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这,也是在艰难的试产过程中,一直支持他走下去,不松懈,不放弃的信念和精神支柱。
“在艰难的试产期间,作为领队的我们也迷茫过,不知道这种煎熬还要维持多长时间,不知道我的意志能否撑得过这种煎熬。记得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精神要崩溃,就对王总说我得回去休息一天。虽然王总答应了,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回家。”
“不是厂里离不开我,是因为太多的人都在焦虑中坚持着,尤其王总,那种坚持让人心疼。何况厂里600名员工,个个疲惫,人人心灰,我怕这时候回去会让职工更是迷茫,失去信心。”
吹炼炉冒炉了,大家的心都凉了又凉,就像本来默默隐忍、不能言语的伤口被彻底曝光了。不仅仅职工自己恐惧了,厂外也传来颇多的质疑声和等着看笑话的轻蔑表情。
有时候同情换不来效果,嘲讽却更容易激起内心熊熊燃烧的烈火。
中控室的连排椅是他们每天的讨论区,王拥军、赵体茂、刘素红、冯瑞康、曹军超、许向波、孙兴龙、卫相平、许亚丰等,人员或全或不全,只要有人在大家就展开讨论。
“虽然在迷茫时我们看不到远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下,我们就不想远的,就只针对现在的小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比如,我们用热料出现了问题,我们再回到冷料,然后解决氧枪堵塞问题,光改氧枪就改了七八次,后来改用了高压氧气加氮气,氧枪的寿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后我们回过头再想吹炼炉提产能的事,就这样我们坚定信念,努力不让自己停下,哪怕是艰难地挪步也好,这样也是给大伙一种希望,一种力量。”
终于,他们用了半年的时间,经历了冷料、冷热结合、热料、再冷料、再冷热结合,大家对连续炼铜工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如何预防冒炉、提高粗铜品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理量也由之初的10吨到12吨、14吨、16吨、18吨一步步在前进。面对成功的讯息,北京院也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大赞了不起。
试产中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故事,但每一个故事都饱含艰辛,是坚持和自信的性格让他带领着团队冲过了一个个关卡,收获了今天的成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14年12月,阴极铜产量达6500吨,今年1月份更是达到7000吨,目前熔炼炉处理量已达近80吨,吹炼炉铜锍处理量达19吨以上,阳极炉经过艰难的摸索炉次突破55炉,达到预期处理能力。加工成本逐月下降,六大战役基本完成。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豫光双底吹炼铜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更标志着玉川冶炼厂试产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