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中煤集团劳动模范、龙东煤矿综采队队长张昭占
“做细、做实、做优、做好、做亮每项工作”是龙东矿综采队队长张昭占的工作准则。2007年以来,他按照科学管理细筹谋、从严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带领全队干群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科技创新建设高产高效队伍,确保了年产百万吨采煤队的称号;以“五星级”管理办法推动班组安全管理,实现了班组由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的转变。
攻难克险的领头者
2007年以来,张昭占带领队伍在7125、7122、7143、7135、7140工作面施工中,先后克服了搬家倒面频繁,工作面断层多、老峒多、倾角大等困难,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矿交给的200多万吨原煤生产任务。在困难面前,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2007年5月,在7125工作面生产中,一个月内相继遇到了两条大断层,工作面支架受压力影响经常被压死,既影响了原煤产量,又威胁着安全生产。张昭占不顾自身患重感冒引起咽炎发烧的病痛,每天坚持跟班下井,升井后急匆匆去医院打吊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队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安全顺利地度过了断层。2008年对于张昭占来说,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7140工作面断层多、老峒多、夹矸多、倾角大,工作面每推进12米就要加装一台支架等困难,张昭占不等不靠,严格现场管理,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盯防,确保规程、措施现场兑现。去年8月份,7140工作面机巷转载机要通过16°的下山,此坡度已超过转载机的适应角度,移动转载机时极容易造成放大滑,他主张使用大链把转载机与工作面溜子机头连接,同时采用打戗柱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转载机下滑的问题。在他的工作时间表上,基本没有休息日,每月入井次数比上小班的职工还要多。
精细管理的探路者
为规范班组管理,张昭占积极创新“五星级”班组管理方法,实行百分制考核,分5个等级, 91分以上为五星级,每月考核验收一次,根据得分情况评比定级,结果上墙挂星公布。实施班组星级管理后,各班组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竞争局面,真正实现班组管理由被动型向自主管理型的转变。为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他要求每个班、每个岗位、每个工人必须坚持做到标准作业、文明施工。2008年三季度7140工作面回采,已通过10多条断层,设备磨损严重,特别是进入12月份,工作面断层多,落差大,全岩范围广,他一方面积极采取放震动炮、降低破矸区采高等措施,以减少矸石对煤机等设备的损坏;另一方面重点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检修质量。除按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外,要求每天都要对刮板运输机的链条联接环、联接螺丝,煤机刀齿、行走齿轨等部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是对管路捆扎、电缆吊挂、两道排水等小细节都不放过,凡是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必须推倒重来,直到符合精细化要求。在他的严细管理下,该队在回采的工作面生产中,采取了班验收、日巡检、旬互检、月评估、中间动态检查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了正规循环作业,在公司季度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中多次获得了采煤专业第一名,全队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的发生。
科技创新的实践者
张昭占依靠科技创新,走建设高产高效之路,连续多年保持了年产百万吨采煤队称号。他充分利用刘军贵技术创新工作室组织发动职工进行“六小”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2007年6月,7143工作面运煤系统首次采用集中控制设备,面对技术含量高、安装调试难度大等困难,他带头学习消化新技术,鼓励职工技术攻关破难题,很快熟悉掌握了集控操作,按时完成了新型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了矿生产的正常接续。2008年12月份,在7140工作面机尾段收面,为缩面作准备时,他将原来的铺双网改为网间搭接400mm,用旧工字钢挑顶,在收面的两端支架上,用半圆木、旧水管替代原来的大板等,充分利用了废旧物料,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另外,他们技术创新工作室自行设计的单轨吊挂和电缆支撑架,解决了电缆油管移动难、易损坏伤人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安全生产环境,促进了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先后在矿、公司进行推广应用。两年来,他带领职工先后攻克了安全生产上许多难题,完成创新成果1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