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这个题目来说一件事情,我们短期的经济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讲会有一些什么问题呢,有一点点在紧缩的味道。如果说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政策的调整。因为你按照前面这个投,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要下降,所以净资产回报率,银行越来越惜贷。就是资产负债率越来越上升,资产负债率上升,那就是说贷款的增长率,负债的资产率小于资产的增长率。银行贷款要尽快的下降,总需求的问题就出来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债务通货紧缩的问题,或者是金融加速器的逻辑,背后是这样的一个思想。
后边我们接着这个话题,通货紧缩也没有到那个程度。简单的情况,我们现在利率没有到零,其实还很高的,也就是说有一些政策还有一些空间做这个事情。另外就是政府主导的投资,这里边还是有空间的,有相当大的空间。当然这个要算一个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预期到底怎么样,要不要做太过头了。直接的投资报酬率林老师刚才也讲了,很低,一般项目保本就算不错了,很多项目是赔钱的。但是从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我们其实要算全世界的投资回报率,过去我也算过很多这样的账,至少现在看还可以,但是长期下去总是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政府主导的,这块还有一些余地。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没有什么大的政策调整,就是靠现在,用现在的简单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刚才讲的地方债的置换,用这样的一些手段做个中期,我觉得还可以,没有什么太明显的问题。这个中期说的就是五年左右吧,三年五载,七年八年,也能过得去。但是再长的话,看来问题还是蛮大的。这个问题就是说没有资本金的增加,靠企业利润维持资本金,完全靠企业利润来维持资本金,这个路子走不下去。因为这么高的储蓄率,新增的储蓄在个人手里边,他只能借给企业。将来一定会出现一个情况,企业利润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储蓄的增长率。我们刚才说的你预期的投资报酬率不高,那么企业贷款的增长率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率,然后企业利润的增长率又低于储蓄的增长率,这个账怎么算?剩下一个办法就是出口了,所以有一块出口了。当然这里面要算利润的。所以这个就涉及到一个长期来看的股市情况。
刚才说到的理论上的东西,金融加速器,这里面没有股市,股市这个东西有点复杂,后面一些模型把股市有一定程度的引进去。但是在完整的模式里面,增发新股做模型做不进去。你简单想象,负债率太高,发新股就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降低,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发新股。逻辑上也可以这样讲,但事实上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股票价格跌得非常惨,新股基本上就停了,这是市场经济的表现。所以这个事看着也不行。在他们的模型里面没有股票市场,当然这个背后更深的逻辑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我们先不去管他。
就我们现在的明显的问题来说,经济至少从2011年到现在,我们看到增长速度还有通货膨胀的情况,通货膨胀在不断的下降。现在你要平均来说,环比同比都是负数了,实际的经济增长也在下降。这些东西都下降了,股市现在跟实体经济,股市涨得好。我不是说这个股市不对,没有任何这样的意思,完全可以说谁让你原来跌那么低了,这个我们不去评价这样一个东西,因为这个事就等于说你能评价,那直接做股票去就行了,我觉得我没有这样的本事。太大的,太偏的东西还是可以做一点的。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跟一般市场意义上的股票市场不一样。那个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股票就大跌,美国上次全球的股票市场都在大跌,中国那时候也跌了,那是因为2008年。我们现在股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背后隐藏着一个东西,其实是我们股价之间有一个垄断因素,如果能把这个垄断因素给接触掉,发新股,这样一些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了。这些话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大家都讲了很多了。发股票,降低负债率,这话都听起来很多了,所以人家说要注册制。
注册制,按说我就想不通,股票市场怎么对注册制,政府工作报告正儿八经说的,实施注册制,对这个话装作没听见,拿自己的钱在那儿玩。因为我们现在说,我前一段时间,我记不清什么时候看的,创业板的市净率是六倍多,现在又高了。市盈率是七八十倍,很高的。你到底因为上市而产生了多少新的东西呢,我没看出来。然后是不是我们的发审委特别会审批,把好企业审批出来了。发审委挑出来那些股票和市场我们随机挑出来的股票企业表现,用一些指标来度量,这个事不好说,我原来想象的是他挑一些坏企业,不是这样的。就是说有本事挑出坏企业的也是很有本事,就是你买股票,你说你老买错,如果统计上显著的话那是一种水平。所以这样的事情发审委审出来的股票我觉得就是随机,我觉得这是一个表扬,就是他们没做坏事。这样的一个东西,为什么他的市净率就六倍?上市编的一些故事,我也会编,在网上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一会儿就编出来了。这个乌鸦变凤凰,如果你按照现在的一种制度,实际上创业板,乌鸡变凤凰,身价几倍的涨。如果真的注册制所有的凤凰就成乌鸦了。但好像大家没有人理这个事情,我觉得有点惊讶,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还是我们过去喊口号、说文件的时候,话都说得很强,最后大家都觉得好像也就那样,过一段时间实际上不怎么样。因为至少还有一些方面在强调新发股要把握结构,就是说不能搞注册制,把握发行的节奏把握到什么时候?这里边还是有不少的问题。
我要说的是最后几个字,留在今天讲话的最后,也是留在十周年的最后一次讲,其实我过去也说了几次了。我们是一个具体的设计,因为做预测的人很不爱讲主张,主张后面引发好多东西,挺难说的,就是简单预测,对了就对了,错了就是没本事,没水平,对了就吹一下。
我最后要讲股票融资券的东西,先从滚钉板机制,过去的皇上希望你把案子审得很细,上层人员也希望很细,但你要真让下面给你做细做好,成本太高。把一个死刑犯押到北京,得要多少人,要不然你派监察部,什么部门的,一个庞大的队伍去审这个案子,成本太高,所以他采取错杀就错杀,宁可错杀也不要发到北京来,有这样一种机制。但是他希望的是那样的,从他的角度上利益、收益权衡的结果,但是留下一条活口。你不是冤了吗?你冤了就来滚钉板,滚了我审。实在不行像雍正皇帝那样的,多安排几个钉板,你滚过了雍正亲自审,一年发300个号,摇号,过了皇帝亲自审。摇号,那个号有限,他勤奋,一年300个号。这个滚钉板在这儿起一个什么机制呢?先说摇号,让所有的犯人都去摇号,摇中了雍正帝亲审,摇不中按原来的执行。滚钉板,不是死刑犯的话,摇号的成本低。但是滚钉板有一个机制,激励机制,那个人犯的那个罪谁看都给他判那个罪,平反的期望等于零。他自己滚钉板可能还凑合,再让他的亲戚滚一回钉板,再有一个维持原判。所以滚钉板有一个淘汰机制在里面,一个正面的激励作用。你认为你反盘的概率很大,所以我去滚钉板,我的亲戚滚钉板。但是毕竟我滚钉板受痛苦了,谁从我滚钉板得意了?最终潜在的得意是王朝,他通过这个机制对一些冤案获得处理。但毕竟直接的滚钉板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最后在这两个机制之间选,一个就是重申号,他没有明确的再审给你发号,但是在不同的程度上,其他方式上,多少还是有一些再审的东西。
我们说能不能再改进一下,企业家机制。我们把这个事改进一下,把企业家引进去,把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表扬的话就是创新精神。我用一个不好的,咱们说一般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挣钱精神,高级的企业家是要为人类做贡献的,咱们说一个,反正我也不是太高级的,咱们就说一般的企业家精神,挣钱精神。
我们弄一个什么机制呢?不要滚钉板,也不要摇号。雍正帝一年审300个重犯,这个号拍卖,你买,你买了这个号给你签审,这个平凡的概率就比较高,比一审给你判,冤案的概率降低。那人家反对,有钱人把号抢完了,没钱人永远也没有那个机会。所以这个不公平,反正有问题在里边。
现在是企业机制怎么引进去,我们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是平反公司,我买号,我收集你这个号,你发了300个号,我竞争招标买号。卖完了我干什么去呢?我去找最容易推翻,那个冤情最大的,里边得加一个赔偿机制。你把拍号拍出来的钱拿去,平反了给人家赔钱。一个案子给人家赔一百万,发现两个错案就赔两百万,公司就挣这个钱。所以他就有充分的机制去找出,你先下注,买了平反重审的号,然后这是你的成本。你的收益是找到假案子,平反,得到了国家的赔偿。没本事就别干,有本事就找那个最可能被改判的案子,你明知道那个家伙就是杀了人,谁判都一样。所以这里面有一个盈利机制的问题。
咱们直接说股票市场,汽车摇号跟滚钉板都在一个程度上,这里面都挺像的。你说现在汽车限号,排大队,北京排十公里应该是可以的。稍微一不小心踩踏事件就发生了,深圳开始发的股票有那么一点利益,很容易就发生大规模的踩踏事件,这个跟滚钉板是一个道理。要这个机制干什么,发号多好。摇号里边有一个问题,谁知道你是真的需要汽车还是不真的需要汽车。单位就在你家对面,你为什么家里面买两辆车呢?有车没车都行,有人住在六环上有这个问题,我的亲戚就是住在六环上,每天都在给他申请号。这个就是效率上的问题。
汽车发行,滚钉板机制怎么样,这个太重了。稍微轻一点的处罚机制,就是把最需要汽车的人挑出来,打板子,不要申请了,谁要拿到一个汽车新号打板子,我不需要我不去,特别需要的人就去了。尽管摇号制比这个还好一点。
股市摇号我觉得比摇号滚钉板,还有能想象的机制还要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的一个机制。你直接摇号行不行,谁摇了谁发,干吗要审批,为什么不摇号?摇号产生一个问题,谁有资格摇号。比如说北京申请新车,车号,你得有北京市居民,要不然你把全中国的人都弄来给你摇号,反正这块做一个限制。
最后一句话,就是我们用一个什么机制,前面都是铺垫,因为内容不多,所以铺垫很多。就是股票融资券,发一个股票融资券,无论是发新股还是老股,都要买一个股票融资券,你现在可以注册制,完全100%的注册制,实际上这家的注册制最少审批,最少寻租,就是用谁的。最少条件谁都可以发,明天咱们注册一个公司,后来就上市,花五块钱注册,上市就成立了。然后我们募集资金。但是我们要干什么事呢?我们还得买一个股票融资券,我们募集来的资金,要事后补交买人家的一个股票融资券,这个股票融资券发给谁呢?发给现在的股民。比如说每一个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晚上,你持有多少股票,按那个给你配售,配售完了以后你第二天就把它卖了,卖那个专门的企业家的公司,他们专门去把那个东西卖给上市公司,你想上市的,你想发行股票的。是这样一个券的交易,就跟刚才讲的滚钉板机制变一下,变成这样一种机制,然后你放心的发行。但是这里面有额度,如果完全是无限量发行,融资券的价格等于零,所以要在一定限额的情况下。
最后这里面能不能提高效率,能不能让股民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新股扩容,我觉得这个可以做一个理论模型,在某一个范围区间里边可以做到新股发行,政府新股增加,股民也满意,能达到双赢的结果。把现在的审批制和大新股,把这两块的成本,把它弄出来,并到这一块就完了。好,谢谢!
来源:综合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