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0|回复: 1

大企业要在“红海”担当更关键角色

发表于 2015-3-16 11:43: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产能过剩意味着平稳赚钱的日子受到影响,能否继续生存也可能有问题。然而站在行业发展角度,这是市场上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无论企业还是各地的区域产业集群之间,都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
  笔者近期在对铝材行业进行了解时发现,有企业提出了市场产能过剩、环保等问题,但仍有不少规模较大的企业保持了扩产、加大研发投入等举措,并保持乐观增长态势。
  有专家告诉笔者,去年佛山不少铝材大企业受产能过剩影响有限,产销继续增长;而中小企业确实面临压力,压力不仅来自低端产品过剩,同时也来自政府对环保的进一步规范。而中小企业的短板,恰恰是大企业更有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是大企业引领优胜劣汰的机会。
  “结构性过剩”是人们对铝型材行业的普遍判断。而如果希望避免在低端环节的结构性过剩,企业必须创新开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然而对于民企,创新意味着高投入和高风险,也要求对市场和资源的强大管理能力。
  因此,大企业更有条件率先探索转型之路,并打开新的细分市场,拉动产业链发展,降低门槛形成中小企业的市场跟随。甚至在环保方面,大企业针对性地进行本行业的环保技术研发,也更有条件。事实上,这些都是佛山铝型材行业正在发生的故事。
  正因如此,“产业集中度”往往被视为衡量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统计显示,仅就南海而言,2012年拥有产值过亿元的铝型材企业33家,多家企业主营收入超10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这样一批大企业的存在,保证了整个区域产业的稳定发展。
  可以判断,越是在产能过剩、优胜劣汰的背景下,这些龙头、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对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就越发凸显。对佛山经济全局而言,“大企业们”的进退得失、优胜劣汰必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风向标。在创新驱动这个已被公认的关键性环节中,如何推动大企业攻坚克难,并利用大企业力量带动全行业发展,也有理由成为佛山经济政策中的核心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12:05:24 | 查看全部
产能过剩要实行自然淘汰制。政府把好入门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