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6 17:37:14
|
查看全部
创业初期,雄心勃勃,按部就班
辞职后的林峰便马不停蹄的筹备烧烤机的生产,租赁了厂房,成立了公司,把资金也基本募集到位,按原计划希望赶到元旦前产品上市。 于是招兵买马,一切按原计划向前推进,林峰由于出资额较多,而且是全职投入企业,自然出任法人代表。林峰成了真正的大老板,准备雄心勃勃的大干一场。
事前大家开了无数的诸葛亮会,商业计划书写得非常详尽和周密,几乎所有的一切主客观要素都考虑了进去,但等按计划推进就是了,原计划四个月回笼资金,逐步加大资金回流,等到2004年的九月份便可实现收入大于支出,2004年年底便可把投资收回,开始实现净赢利。然而,事情并不像林峰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后来的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如由于对餐饮行业机械的不了解,许多餐饮机械行业的产品管理规则不太熟悉,走了许多弯路,耽误了许多时间,仅原计划申请环保专利产品,但专利的申报工作就非常麻烦,迟迟批不下来,虽然到春节前把样机生产出来了,但环保专利、产品批号等等都批不下来,原计划年底回笼资金的愿望成了泡影。
事情如麻,隔行如隔山,问题如搬山难,创业受阻
林峰从来没有创过业,虽然此前对创业有心理准备,但一到真正的创业才体会到创业的艰难。没有想到如此多的麻烦和大小琐事等着自己亲自处理,里里外外全都自己得跑,尽管也招聘了不少人,包括过去自己的一切旧部,但是事情太多了,太杂了,工商、税务、劳保、卫生、环保、市容、街道、消防等等一切衙门口都得应付,企业内部更是乱如麻,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采购、市场推广筹备、销售人员的培训、厂房的改建,仓库的管理、行政事务、工资管理、员工之间的矛盾等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自诩为管理很有章法的林峰遇到了创业期的公司也是焦头烂额。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教课书上的那一套不管用,就连按原来在Y公司那一套行事作风也根本行不通。
春节过后等到员工基本到位,大家开始投入工作时,已经是2月底3月初了,林峰等人加紧公关措施,跑产品专利、申请产品批号,等到这些批下来具备合格的生产手续已经是2004年7月份了。期间新招来的部分员工,陆续离开了公司,自认为能够亲情管理、人本管理的林峰面临着许多员工的辞职甚至是不辞而别深感伤心,就连过去自己的旧部也有的萌生去意,令林峰伤透了心,好在那些投资的股东没有什么大的意见,因为他们都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所以多是鼓励支持的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