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6|回复: 1

时庆:新三板 新常态

发表于 2015-3-16 17:45: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的中小企业为什么发展缓慢?为什么做不大?归其原因主要是旧的思想观念、旧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旧的经营常态,束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如下所述:
------在经营观念上,只会生产运营,不会资产运营。
生产经营,主要是企业有形资产通过人、财、物、产、供、销的内部流程,制造销售产品赚取利润,投资回报约每年在10%---20%;而资产运营不光是运营企业的有形资产,更重要的是运营企业的无形资产,技术、品牌、人际关系、经营模式等。生产运营可以诞生波音、通用,而资产运营造就了耐克、麦当劳和小米手机!(这里指的是实体企业)
------在资金运用上,只会花自己钱,不会贷款负债。
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不愿借钱,怕举债风险;还有一些企业想贷款无门路,求爷爷告奶奶也拿不到贷款,只有靠自有资金周转维持生产。脱离社会大资源想快速发展企业是很难做到的,靠自有资金发展把企业从1000万做到1个亿,可能需要10年;靠社会资源、靠别人的钱把企业从1000万做到1个亿,有可能只是2-3年!
------在股权掌控上,只愿绝对控股,不愿稀释股权。
    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命根子,聘任职业经理人给多少钱都行,但拿出一点股份,他就跟你玩命。这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束缚了老板们的思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通过融资,实现了融智,利用了社会的资源和入资人的智慧和关系,取得更大的效益和回报。100万利润100%股权和1000万利润30%的股权哪个回报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7:46:27 | 查看全部
新三板,呈现出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近日来,新三板市场如火如荼,飞速发展。2013年---2014年期间登陆新三板企业达到1496家,是前七年总和195家的7.67倍,中小企业上新三板成为了新常态。主要变化在:
------在公司理念上,变生产运营为资产运营。
生产运营变资产运营,虽只改变了一个字,但结果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生产运营是内部的运营,是只针对“硬件”(包括原材料的投入---成品的产出与销售)的回报、昨天工作的回报;而资本运营是内外部全方位、立体的运营,不光包括“硬件系统”运营,而且包括“软件系统”的回报,即品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老总的思想、团队的智慧、员工的技能等“软”资产,企业将来的展望等“未来”回报都作为资产运作。盘子加大了,回报更多了,其中“软件系统”的回报将大于“硬件系统”的回报。“耐克”只掌控品牌、设计研发、市场营销,产品制作等“硬件”外包,创造出无形资产获取利润最大化!
------在经营方式上,变规避运营为规范运营。
    许多中小企业,信奉的是规避运营方式,习惯于钻政策空子,抢黄灯,能少交税就少交税,打政策的擦边球。而挂牌新三板,首先企业运作得规范。公司财务要经过具有上市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报表和重大决策需要公示,企业人事、财务等各项运作必须规范。另外,要想得到市值的提升,就必须要有较好的效益,贡献较好的税收。这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模式,使企业不在规避运营做动作,而在做大企业盘子上做文章,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在资金运用上,变借记运营为信用运营。
中小企业盘子小,无资产抵押,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只能靠自有资金进行周转,资金压力大,企业发展艰难。企业挂牌新三板,因为规范运作,企业的信用得到提升,企业的股价得到体现,银行的信贷额度得到提升,可缓解一部分资金压力。而且上市后,企业增资变得容易,议价能力增强,企业的实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所以,新三板企业的快速增长,新三板融资能力的快速提高,新三板信用指数的快速提升,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和投资者的关注,成为了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