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书 缘
杨晓琴
好久没有疯狂地买书了。每次一到书店,看到书架上那些我喜欢的中外文学名著,都会爱不释手。
小时候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侠女十三妹》、《白龙剑》、《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等,常常被故事里的英雄人物感动着。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文学,关于文学这个词语,就像儿时梦里飘荡着久远的船只,遥不可及。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从老师讲台上发现了一本小说,就偷偷拿回家看,结果被母亲抓住后狠狠打了一顿,然后揪着我的耳朵去老师那里“负荆请罪”。老师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将那本书送给了我,记忆里那是我亲密接触过的第一本文学刊物,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叫《蛇江市的故事》,读后一些故事情节让人至今念念不忘,刻骨铭心,难以释怀。喜欢上文学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上中学的时候,琼瑶的小说在校园里风靡一时,班里好多同学书包里都藏着小说,趁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时,埋头在书仓里偷看。调皮的男生就会在这时候专门搞些恶作剧,最不高明的玩法就是写张纸条揉成一个小纸团,扔在老师讲台上,然后被老师拉到讲台上罚站。男同学为抢借琼瑶作品甚至还打架,女生有时为看琼瑶小说,经常忘记上课时间,我的班主任是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爱好文学,常发表作品,在我们当地小有名气,有时在课堂上给我们读些他读过的文学名著,那时我非常崇拜我的老师,爱上文学确切地说也就是受我们老师的影响吧!
对于文学,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就此油然而生,它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一枚种子。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够修身养性,使人头脑聪明,读书能明辨是非,陶冶人的情操,读书能锻炼人的意志,改变人生。
每次去外地无论多忙都要去书店逛逛,看到书架上那些琳琅 满目的书籍,总想把它都买回家,细细品读,慢慢回味。没有书的陪伴就像我生活中遭遇到了贫穷。一个优秀的作者,其实就是一个优秀的读者,读别人的文章能汲取大量的营养,并且从中邂逅灵感。
我喜欢读陈染的《红鞋》,张悦然的《十月》,还有海岩和安妮宝贝的作品,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文学丛书。朋友送给我一套安妮宝贝的作品,在我读过一遍之后,我把它很完整的放在书架上,隔些日子总会拿出来再次翻阅,它就像我生命里最知心的朋友,无论富贵与贫贱,它都不离不弃。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尤其是文学之内的书籍,它是文化的载体;是人内学习的阶梯;是生活的摇篮;更是人生的伴侶。多年来我都养成了一种习惯,每晚睡觉的时候总喜欢看一会书,让一些美好的文字伴我入眠。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爱它胜过爱自己。
那年我去北京给孩子矫正视力的几十天时间里,每天都要带孩子走两站路去万寿路附近一家最大的新华书店,拿一本书坐在地板上不知不觉就是几个小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一个美妙的世界。去的次数多了,没有再买一本书,店员自然不免就有点不耐烦,于是再次光顾书店时,不得不买几本拿到医院看。为了不干扰他人的休息,我特意买了一把手电筒,每天晚上看小说。借着那一点点微弱的亮光,把那些文字像吃糖果一样,一点点品完。直到楼道里保安和护士小姐查房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方才合上书本。从北京回来的时候书多的没法带,只有拜托邮差
书——就像我童年时代的好伙伴,青年时代眼中的情人,暮年时代的守护者,陪伴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直至我走完我的人生的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