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9|回复: 24

[解词释义] 基尼系数

发表于 2015-3-19 21:08: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是20世纪初意大利
经济学
家基尼,根据
劳伦茨曲线
所定义的判断
收入分配公平
程度的
指标
。是
比例
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
居民
内部
收入
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09:06 | 查看全部
通行算法
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数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从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为wi,则说明:该公式是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将对洛伦茨曲线的积分(面积B)分成n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得到的。

通行算法

通行算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1:27 | 查看全部
经济含义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具体含义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2:02 | 查看全部
区段划分
编辑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收入比较平均
0.3-0.4
收入相对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
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指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
1
1
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5[3] 。中国国家统计局基尼公布基尼系数2014年为0.469,2013年为0.473,2012年为0.474[4] ,2010年为0.481。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主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统计报告称[5] 2010年为0.61,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但这个数据存在争论,被很多业内学者质疑。学者岳希明和李实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甘犁主持的报告称其统计样本过小和住户收入所需信息上存在问题[6] ,所以统计值过大。甘犁随后在2013年1月24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回应相应问题[7] 。2013年2月5日岳希明和李实再次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8] ,认为甘犁的回应没有很好地回答大部分的质疑,他们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开的项目数据进行再次计算,进行再质疑。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西财的基尼系数更像是银行金融资产的基尼系数,而不是收入的基尼系数[9] 。又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9。[10]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2:31 | 查看全部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制定者希望以收入分配制度达到何种目标,是注重分配差异的刺激激励作用,还是注重分配政策的调节保障作用。
在现实中,日本是全球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据共同社2013年10月11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周五公布的2011年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国内基尼系数为0.2708,创历史新高。据报道,自1984年以来,日本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此次调查为0.2708,较2008年的数据增加0.0218,创历史新高。厚劳省认为,收入较低的老年人及单身者家庭的增加导致差距扩大。据悉,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一国或地区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接近1就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在日本,基尼系数的调查每三年左右实施一次,此次是第16次。)一般在0.25左右,德国为0.3左右,而美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发展中国家基尼系数一般较高,大致在0.4上下[11] 。日本基尼系数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通过实行高额累进税制“劫富济贫”,高收入群体的最高所得税税率达到75%,一般低收入群体只有15%。美国普通中产阶级的税率大致为15%或25%,比较富有的中产阶级可能要支付35%。但由于超级富豪的投资收入适用的税率不超过15%,比工资收入应缴的税率低不少,因此很多富翁的收入适用的税率远低于一般中产阶级。
在薪酬制度设计上注重薪酬保障作用的日本,薪酬收入差距较小;而注重激励作用的美国,薪酬收入差距往往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其结果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创新力,但社会的割裂和碎片化明显;而日本社会则较为稳定,即使发生如1998年那样的大危机也未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社会活力和创新力又显得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3:46 | 查看全部
重大意义
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过于公平;而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社会不安定。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为0.16(是绝对平均主义造成的),2007时已经超过警戒线0.4达到了0.48,但是基尼系数已经是超过了0.5。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中国实际收入的差距还要更高。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如日本基尼系数为0.3到0.35之间[12] )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4:52 | 查看全部
优劣评价
优点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缺点
没有显示出来在哪里存在分配不公。
国际间,并无制定基尼系数的准则,一些问题如应否除税项,应否剔除公共援助受益者,应否剔除非本地居民,或应否加入政府的福利,并没有一致性,以至没有比较的准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6:02 | 查看全部
中国系数
系数情况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今日在京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西南财经大学的这份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分地区看,中国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西部地区为0.55。调查组认为东、中、西部收入差距与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但是这份报告引起争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岳希明和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教授李实在《华尔街日报》撰文[6] 称统计样本过小、住户收入所需信息上存在问题、以及样本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所以统计结果偏大。甘犁随后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7] 回应相关问题,指出可用权重调整样本的不平衡等。2013年2月5日岳希明和李实再次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8] ,认为甘犁的回应没有很好地回答大部分的质疑,指出西财的调查结果在部分结构上出现缺失,不能通过权重纠正等问题。同时,他们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开的项目数据进行再次计算,发现不能复制西财的结果,且西财在头尾数据的处理上存在随意性,据此进行进行再质疑。
又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9。[10]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退休金收入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城乡家庭收入差距的25.3%。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约有45%的家庭成员退休后没有任何社会养老保险和离退休工资。
2013年:0.473
2012年:0.474
2011年:0.477
2010年:0.481
2009年:0.490
2008年:0.491
2007年:0.484
2006年:0.487
2005年:0.485
2004年:0.473
2003年:0.4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7:14 | 查看全部
10年数值

2003-2012基尼系数
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0.61
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0.61(3张)
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马建堂:关于大家关心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2012年我曾经说过,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需要城乡住户调查从城乡分开的、城乡收入概念不一致的调查制度,走向中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住户调查制度。也就是说,基尼系数是反映中国居民的收入差异情况,要计算它,就需要中国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过去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大家也注意到了,只有分城乡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可比的同样指标的城乡居民的收入。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我们对原有的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中国40万户居民已经按照中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进行记帐。根据这个新的中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我们对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然后得出2003年到2011年中国居民基尼系数。
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马建堂表示,世界银行计算的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统计局的数据接近,后者数据还略高一些。他说,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但是,到底修订不修订,修订多少。尚无定论。
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才引来舆论较多质疑。各界普遍认为,其数据存在水分,不足以说明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甚至有极端观点批评称:“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1:17:51 | 查看全部
2013年基尼系数
新华网成都2月24日电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2014中国财富管理高峰论坛”上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资产前10%的中国家庭占有60.6%的资产,同2011年相比下降了3.3%,基尼系数由0.761下降到0.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