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和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思维模式的区别
老板和员工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思维模式!
成就一个老板的,核心是思维模式,有些人一辈子也当不了老板,也就是缺这个。
思维模式的区别也是各类劳资纠纷背后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么,老板和员工各自的思维模式究竟有什么特点,或者说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所在呢?
这里先说一个简单的,员工的平衡导向与老板的超越导向。
什么员工的平衡导向?
所谓平衡导向,就是会进行多方面的外部对比,从总体平衡为导向,来对应调整自己的状态和付出,或是执行力度。试图使得自己处于一个整体平衡的状态。
大多数员工都属于平衡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很容易比较这些因素:
1、老板的收入情况
2、身边其他员工的收入情况(尤其是一些不入自己的员工)3、其他同类公司的员工收入情况
4、身边亲朋好友的收入情况
5、自己的付出情况(时间,精力,劳动量,责任心,专业度)6、假定自己在其他公司或是独立创业情况的收益情况。
以上这些因素,汇总起来之后,再来对比自己的实际所得收入,看看是否均衡和公平,若整体上还算是公平对等,那还行,若有偏差,诸如身边某个明显不如自己的员工也和自己的收入一样,或是其他类似公司的同等岗位收入要高处很多,则马上启动反向平衡调节机制,诸如降低工作量、摸鱼打混、迟到早退、消极怠工、虚报费用、偷窃货物,匿名向税务局举报下老板,在同事茶杯里放氰化物……最起码也得嘴上发发闹骚,过个嘴瘾,进行些反向平衡。当然,若是存在反差,诸如拿一样多的收入,自己的工作质量明显不如身边的同事,员工心里也会有些内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增加些工作量,以作正向平衡。
所以,员工在工作中,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框框,自己的付出(执行力,工作质量,技术运用等等),基本上会控制在这些框框以内,在正常情况下,员工是不会超越这个框的,说的难听点,就是碌碌无为,了此一生……什么是超越导向?
所谓超越导向,就是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以更大的发展为导向,来持续促进各环节各因素的效能最大化,鼓励挖掘潜能和强调创新,努力超越当前客观环境对自己的一些束缚,使得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成长的状态。
绝大多数老板属于是超越导向,毕竟,几万个人里面,才出一个老板,若是常规思维模式,指定出不了这个头,要想出头投地,挣上比普通人多N倍的钱,就不能被当前的客观环境所限制,首先要突破自己,心要够大,目光要够远,思路要更大胆更领先,出手要更快更狠,一切周边因素都要被积极的调动起来,超常规的发挥出来,不断走向更高的高度。
老板和员工,两种不同思维导向的在一起工作,真的能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吗?难!
思维模式不一样,必然导致思维线路不一样,想的事情不一样,思想指挥行动,执行力自然也不一样。
员工是平衡导向,非常在意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之间是否平衡,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并且还会热衷于与身边同事和其他类似公司进行对比,确保自己不吃亏,同时也就是给自己设定了框,基本不会突破了。同时,员工希望老板关心关心员工的收入,关心现在的薪资行情,核心目的就是要老板把握好平衡,别让员工吃亏。
老板是超越导向,总希望有更好的投入产出率,不断的挖潜力找机会,不断的领先竞争对手。对于员工,老板们则是希望员工能更加的奋进,能挑战自己,积极去创造更大的业绩,去探寻更多的机会。
来源:资源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