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内企业到底有没有战略呢?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国内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外延式企业发展模式,靠着政策机会和消费市场机会,赚钱可谓是省心又省力。而今,政策偏向于一小撮国企,客户需求偏好又愈加变化无常,专注于内在管理的企业,一夜之间发现自己站错了位置,往日的生财之道,突然失灵了。叶敦明发现:忽视战略的后果,又是会让企业在短时间内,输掉苦心积攒的家业。
市场变化越快,战略的重要性就越强。那么,战略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发现利润》的作者斯莱沃斯基,给出了他心中的战略四项价值:销售利润率、预期利润增长、资产效率、战略控制度。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企业战略的价值,就会完完全全地反映在市值上(市场价值/销售额)。战略,不再是空头支票,让企业高层觉得可有可无,而是成为审视自己经营状况、判断对手竞争实力的标尺。
叶敦明认为,战略,不是一堆数据、理论框架、方法工具的作业成果。战略的基因,在于创新,在于别处心材的创造性设计。循规蹈矩的分析,只能是年年走老路,毫无竞争力可言。斯莱沃斯基指出:伟大的企业设计,是对客户和利润的完美认知,是理性自觉与战略想象力的艺术性结合。伟大的企业战略设计,犹如创造性的产品设计。正如伟大的产品设计,是先进的工程技术和伟大想象力的结合。
战略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开放型管理组织,来自于每一个不甘平庸的组织成员。当年的索尼,现如今的苹果,他们的战略设计,就源于对客户需求偏好的趋势把握,创造性地推出了“惊世骇俗”的新产品。伟大的企业战略设计,就是要创造出客户新需求。
战略的形成,自上而下也好,还是自下而上也罢,都必须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发现利润区》认为,战略形成过程中,若能正确问答12个重要问题,就能把企业逐步带入到心仪已久的利润区。分析总结后,叶敦明提出了“战略落地的四个步骤”,从而把上述的12个问题分门别类,便于操作。步骤一,战略研究。它包括5个问题:谁是我的客户、需求偏好如何、谁应当是我的客户、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如何让客户首选我。步骤二,战略落地。它包括2个问题:我的赢利模型是什么?我的企业战略设计是什么?步骤三,驾驭竞争。它包括2个问题:谁是我真正的竞争对手、我最难对付的竞争对手的企业设如何。步骤四,管理控制。它包括3个问题:我的下一个企业设计是什么、我的战略控制手段如何、公司价值是如何变动的。
企业战略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价值流出、价值稳定、价值流入三个阶段。翻新,或者创新,都会对原有的企业战略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组织惯性,成了新的企业设计的拦路虎。旧毛病未根除,新设计问题重重,是价值流出阶段的根本原因。叶敦明认为,再好的企业战略设计,都需要时间上的持续、决心上的果断、执行上的执着。经过了一段时间(通常是半年以上)的新老博弈,涉险过关的企业,就会迎来价值稳定阶段。此时,改革的阻力小了很多,企业发展方向也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再往后,成功的企业战略设计,就会把企业领进价值流入阶段。付出终于有回报,而且是成几倍的高回报。战略的价值,远远高于管理的改进,尝到了战略甜头的企业老板们,开始认同并重视企业战略设计了。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