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暑假,本该是孩子放松的时候,然而许多孩子却并不轻松。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必不可少的各类作业外,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加压”让本来精神已经紧张的孩子不堪负重。有些孩子无奈地说,假期还不如在学校上课轻松呢。
造成孩子害怕假期的原因主要是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因素在作祟。时下单亲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把孩子本来活泼爱动的天性压制在无穷无尽的填鸭式学习中。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学有所成,早上让孩子学英语,中午让孩子学奥数,下午让孩子学美术,晚上让孩子练声乐,除了吃饭时间之外,把孩子的生活空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唯恐孩子浪费了一点“宝贵时间”,孩子在家长的指挥棒下累得筋疲力尽还不敢牢骚满腹,更不敢表现出厌学的情绪来,否则就会遭到家长的“激情教育”。
孩子的大书包越来越沉重已让人顿生无限的怜悯之情,而孩子“精神书包”的压力更让孩子无所适从。在一个暑期辅导班门前,一个个哄着呵斥着将孩子送进“精神高等学府”家长也显得无可奈何,他们说,别人的孩子都在利用假期在“充电”、在补习、在增加“营养”,自己孩子如不这样就会在班里因成绩不佳遭遇冷眼,老师也会看不起。尽管我们也知道孩子压力大,但也是没有办法事情。
日前,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妇联要认真安排好学生暑期工作,组织好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和有意义的暑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在一些地方暑假辅导班、暑假补习班依然遍地开花,一些地方媒体还为此推波助澜。为此要彻底还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暑假,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生活空间,除了教育部门严格执法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作为家长要用一颗平常之心来面对孩子的成长,要设身处地的多为孩子想一想,想一想他们精神所能承受的压力,想一想孩子原本的天性,想一想他们是否对家庭为其设计的“路线”有无兴趣。许多成为名人大家的成才事例说明,这些人的成才并非都来自于家庭的“倍加呵护”,而是来自于孩子的爱好与天性,来自于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空间。只有释放出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自由发展,享受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休闲空间,感受到“迎面吹来凉爽的风”,他们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薛凯敏 孟菊芬 |
|